20.4 两点建议
2025年08月16日
20.4 两点建议
从以上对上海市承包耕地流转市场现状的分析可见,无论从承包耕地流转率角度还是签订的耕地流转合同份数抑或是农村土地公开交易平台建设等角度,上海市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毫无疑问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由上海市政府主导和推动的农村土地流转,并没有发挥市场在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中的主导作用,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现在资本和劳动力已经获得要素的身份,能够在市场上比较平等,比较自由地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以促进整体经济的效率和产值。但是在土地流转市场上,户籍歧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各区间迥异的补贴政策扭曲了土地市场价格,从而极大地抑制了土地要素的跨区流动。而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基础,生产经营是关键,政府应该明晰土地流转的目的是规模化经营以促进农民增收,不能片面地追求土地流转规模,应有清晰的土地流转市场发展规划。总之,土地流转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土地流入和转出问题,它既包含土地流出主体市民化及再就业问题和土地流入主体适度规模的现代化经营问题,更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因此各地方应根据土地流转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及时调整政策供给,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限,让土地在效益原则的驱动下,及时转移到最合适的使用者手中和最佳效益的项目之下,使土地流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以实现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最后,针对上海市农地流转市场存在土地要素价格信号模糊、对流转土地用途的行政干预及本地土地流转市场户籍歧视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