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产业发展乏力,缺乏造血机制

3.3.3 产业发展乏力,缺乏造血机制

远郊农村产业发展乏力的现状与新时期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目标差距较大,农村三次产业尚未融合发展,没有形成乡村自我造血机制。其一,崇明区第一产业仍以传统散户经营为主,户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小农经济缺乏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被动滞后,农产品经济效益低。其二,第二产业近年来逐渐依赖注册经济、忽视实体工业。一方面,由于崇明“特殊海岛税收返还政策”催生注册企业的高额税收,促使各乡镇逐渐高度依赖注册经济;另一方面,由于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本土乡镇企业大量关停,新产业导入又面临苛刻的产业准入门槛和建设用地严控限制。其三,第三产业以民居改造、家庭式小规模经营的农家乐为主,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同时受到严格的建设用地政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