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小结和展望
2025年08月16日
19.6 小结和展望
通过现状用地与大数据分析,可以从侧面了解到黄浦江滨江地区开发利用现状的基本情况。一是滨江地区用地分类总体较为平均,单从用地类型和面积规模来看,难以判定主导功能,这与滨江地区仍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有关;二是滨江地区公共活动极为活跃且活动分布极为广泛,形成了连接成片的热点地区,45公里贯通段是最核心的热点地区,其他区域也分布有规模相对较小的热点地区,说明滨江整体发展势头极好;三是滨江地区的市域关联度呈现明显的空间梯度分布,45公里贯通段市域关联度较高,其他区域普遍较低,与活动热点地区分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不同区段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级差异较大,还有很多区域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扩大服务辐射范围;四是用地类型对公共活动热点地区的影响极为明显,通过用地类型与不同热力梯度的活动区域进行叠加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热点地区用地的主导类型,其中八类用地与活动热点地区的联系最为紧密,是影响公共活动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期待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滨江地区未来规划提供一定的研究辅助信息。在土地整理和用地规划方面,建议未来规划根据不同区段的规划定位,合理选择与主导功能相适应的用地类型,应在了解现状公共活动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有序引导公共活动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促进滨江地区协同发展、提升系统能级。用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用地类型组合需适应公共活动的发展规律,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实际效果,未来研究应加强先进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进一步提升黄浦江滨江地区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