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文献综述

24.2 文献综述

在工业用地利用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对工业用地增量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工业用地增量化过程中,区域发展水平(Yang,2017)、土地级差地租、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调整等是影响工业区工业用地更新的重要因素(李冬生等,2005)。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在城市再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制度因素,制度变迁导致了乡村功能分异,促进工业用地等非居住用地快速增长(陈诚等,2015),只有将一部分产权让渡给利益相关方,划拨工业用地的利用才会更有效率(冯立等,2013),而且新技术变革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区位选择模式,使新兴产业和部分企业趋于“聚集”,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和高效(罗超,2015;Xie et al.,2018)。

在工业用地增量化过程中,部分学者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探讨。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包括工业行业规模(郭贯成等,2014)、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陈伟等,2014;谢花林等,2015)、土地市场化水平(Zhang,1999;Ding,2003)、资源配置方式(郭贯成等,2014;Liu et al.,2018)等,而且工业用地价格调控将促进工业用地集聚(Gao et al.,2014),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土地制度改革(Du et al.,2016),进而提高用地利用效率。

部分学者对工业用地减量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克强等(2016)系统总结了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包括基础运作机制、驱动机制、指标转移机制等。刘红梅等(2017)认为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等是影响减量化的重要因素。此外,企业效率和政策支持(刘红梅等,2015)、税收(吴沅箐等,2015)、环境污染治理(董祚继,2015)、政府的结构优化目标(吴未,2018)等也对推动工业用地减量化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工业用地减量化而言,企业污染治理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石忆邵等,2016),推动了该类企业的退出和区位转移(Wu et al.,2017)。刘红梅、马克星、王克强(2018)对工业用地减量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土地利用效益不佳、企业规模经济效应不显著也加快了这部分企业的市场退出(张璞玉,2017)。

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工业用地更新及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的因素,虽然有学者对工业用地减量化进行了研究,但侧重点在减量化运作机制、指标交易机制等方面,且在分析减量化影响因素时,只是从减量企业的角度探讨了影响低效工业企业减量或区位转移的推力因素,而没有对工业用地绝对量或增量变化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工业用地减量化的影响因素,既考虑了推力因素,也充分考虑了新增企业布局时的拉力因素;为了保证分析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本文引入了工业用地减量化政策,分析政策因素在推动工业用地减量化方面的作用。从而在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更好的对工业用地减量化行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