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六
2025年08月10日
其六
孔耽①道德,樊须②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③。若能超然④,投迹高轨⑤,敢不敛衽⑥,敬赞德美。
注:
①耽:乐于。②樊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樊须,字子迟。”《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辅,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孔耽道德,樊须是鄙,意谓孔子乐于道德而鄙视农耕。③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董,即董仲舒。此两句意谓董仲舒乐于琴书而不下田、不至园。《史记·董仲舒传》:“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④超然:意谓超然于衣食需求之上。⑤高轨:高尚的追求与道路。⑥敛衽:整理好衣服,以示尊敬。
译:
孔子乐修道德,轻视樊须农耕。
仲舒琴书为乐,不下田园农作。
若能超脱世俗,投身高尚之路,
怎不整理衣裳,赞颂美好德行。
评:
明人钟伯敬、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卷九:“即从作息勤厉中,写景观物,讨出一段快乐。高人性情,细民职业,不作二义看,惟真旷远人知之。”又曰:“倒插有力有趣,俱在言外。”明人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一:“《劝农》情理深远,绎其首末,光怪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