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独饮
运生①会归尽,终古②谓之然。世间有松乔③,于今定④何间。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⑤远,重觞忽忘天⑥。天岂去此哉,任真⑦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自我抱兹独⑧,俛四十年。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注:
①运生:人之生命运行。陶渊明认为生命乃不断行进之过程,故曰“运生”。②终古:自古以来。《世说新语·栖逸》:“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③松乔:松,赤松子。刘向《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雨师,服水玉,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仙去。”乔,王子晋。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引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水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④定:究竟。《世说新语·言语》:“卿云艾艾,定是几艾?”⑤百情:种种世情,如喜怒哀乐、名利之心。⑥忘天: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引《庄子·天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称此所谓“天”意谓超于物之上而接近自然。又引《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称能忘天则几于道,而近乎自然矣。但仅有“百情远”还不够高,“忘天”才臻于至境也。⑦任真:即不束缚人之自然本性,任其自由发展。真,见于《庄子·渔父》:“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⑧独:亦见于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总发抱孤念,奄出四十年。”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称所谓“独”,犹言“一”或“本”,即与具体之万物相对待之“本根”。《庄子·大宗师》:“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译:
人之生命有尽头,自古以来皆如此。
听说世间有松乔,如今他们又在哪?
老朋友赠我美酒,说是饮后可飞仙。
初次小酌忘世情,再次酣饮浑忘我。
忘我怎可不饮酒?任情唯它不可少。
愿为云鹤长翅膀,远至八极瞬间还。
自立抱独守一志,勤勉修习四十年。
形体久已与物化,但留此心无需言。
评:
此诗表现陶渊明受到道教飞升的思想和道家任真的思想影响,感叹人生世间,有生必有死,神仙不但难求,也不可信。唯有饮美酒,忘乎物,忘乎天,任真自得,顺乎自然,方可得到真正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