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①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②,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③,杳然④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⑤雁鸣云霄。万化⑥相寻异⑦,人生岂不劳⑧。从古皆有没⑨,念之中心焦。何以称⑩我情,浊酒且自陶⑪。千载非所知,聊以永⑫今朝。
注:
①靡靡:迟迟,渐渐。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引《诗经·王风·黍离》云:“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毛传:“靡靡,犹迟迟也。”引申为渐渐。②荣:繁荣茂盛。③余滓:季节末留下的各种浊气、湿气。④杳然:深远的样子。⑤丛:聚焦。⑥万化:据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此言“万化”乃承上草、林、蝉、雁以及清气、余滓等,指外界种种事物之迁移变化。与陶渊明《于王抚军坐送客》之“情随万化移”中之“万化”同。⑦寻异:一作寻绎。意为反复推求、探索,以发现隐微。⑧劳:忧愁。《诗·邶风·燕燕》云:“瞻望弗及,实劳我心。”⑨没:通“殁”,死亡。⑩称:适合。⑪陶:喜乐,快乐。⑫永:久也。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引《诗·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郑笺:“永,久也。”
译:
时节已渐至深秋,风儿寒冷露凄凉。
蔓生的草不再长,园中草木空凋零。
秋气荡涤了尘埃,秋空变清爽高远。
秋蝉的哀鸣消失,雁儿在云端鸣叫。
万物的变化不断,人生怎会无忧劳?
自古生命有终结,想起这让人心焦。
用什么让我开心?且让我饮酒为乐。
千载之后谁知晓,何不先把握现在。
评:
此诗由时光流逝,季节交替,目睹秋景,兴起生命短暂之哀愁,然后借酒浇愁,自我安慰,寻求解脱,最后,表明珍惜现在更为重要。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唯立志义于千载者,翻言千古非所知。”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此诗亦赋而兴也,以草木凋落,蝉去燕来,引起人生皆有没意,似说得甚可悲。末四句忽以素位不愿外意掉转,大有神力。章法之妙,与《咏贫士》次首同。”清钟秀编《陶靖节纪事诗品》卷二《宁静》:此诗纯是静字意境,而程子诗有句云:“春深昼永簾垂地,庭院无风花自飞。”唐子西有句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亦道得静字,意境亦脱化。明王阳明《龙潭独坐》有句云:“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亦非静者不能见得静中境界。然此犹皆空摹静字意境,乃是既静之后,自然疏露而出,究不若靖节之静察物理,似尤为靠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