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和张常侍①

岁暮和张常侍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冽冽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注:

①张常侍:指张野,或谓张诠。常侍,三国魏置,在皇帝身边规谏得失,以备顾问之职。《莲社高贤传·张野传》:“张野,字莱民,居浔阳柴桑,与陶渊明有婚姻契。野学兼华凡,尤善属文。……州举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州治中,征拜散骑常侍,俱不就,入庐山依远公。”据《宋书·陶潜传》所称,张野与陶渊明乃乡亲,相与饮酒。或谓张常侍乃张诠。袁行霈《陶渊明笺注》称:晋安帝之亡在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次年正月朔日为壬辰,依此推算,安帝之亡在十二月十七日。消息传到浔阳,陶渊明得知最早在十二月二十日。以常情推断,卒于十二月下旬,陶渊明和其诗之后可能性甚小,所以如据诗意认定是义熙十四年刘裕弑安帝之后所作,则此张常侍是张野之可能性亦甚小。②市朝:指朝廷官府。③旧人:亡故的朋友。④悲泉:太阳落山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悲泉,爰息其马,是谓悬车。”⑤岁暮:双重含意,既指一年之将尽,也喻己之年暮。⑥素颜:肤色白晳,指年轻时有光泽、有光彩的容颜。⑦阔哉:迂阔,不切实际。⑧秦穆谈:《尚书·秦誓》记载秦穆公之言:“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意思是:头发花白的将士,已经丧失了体力,而我尚有体力。⑨旅力:即膂力。⑩愆:丧失,失去。⑪向夕:向晚,临近傍晚。⑫冽冽:亦作“厉厉”,寒凉、寒冷的样子。⑬民生:人生。⑭矧伊:何况,况且。⑮阙:同“缺”,缺少。⑯清酤:清酒。⑰憔悴:憔悴枯槁,指衰老。⑱化迁: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等变迁。⑲履运:履,经历;运,指五德之运,即时运。李善注《文选》班叔皮《王命论》“未见运世无本”称:“运世,五行更运相次之世也。”

译:

感怀老朋友亡故,黄昏叹光阴流逝。

明朝又是另一年,到岁末感慨难言。

脸上光泽尽消失,青丝皆已变白发。

秦穆公之言迂阔,人老膂力怎不失。

傍晚来临长风起,乌云笼罩满西山。

寒气凛冽催逼人,鸟儿纷纷飞回巢。

人生短暂难长存,何况常常遭愁苦。

加上经常无酒饮,如何能及时行乐。

富贵贫贱不要忧,憔悴枯槁有天命。

省察自己感怀多,时运交替添忧思。

评:

此诗含蓄、深沉、悲凉。写于岁末,由季节之交替,而及人生变迁、时运交移,寓生命短暂,美好年华逝去,功业垂成之叹,兼讽喻时世,感叹时运即将交替,时势难以逆转之悲。清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二称:“此篇音节悲古,起结尤为感叹欲绝。盖人生境遇无常,抚己慨然,正非渊明所独。惟渊明当日之怀有难以告人者,故其触景增慨,比他人为独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