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子①
2025年08月10日
责子
①
白发被②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③。阿舒已二八,懒惰故④无匹。阿宣行志学⑤,而不爱文术⑥。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⑦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
①据汤注舒俨、宣俟、雍份、端佚、通佟,凡五人。舒、宣、雍、端、通,皆小名。俟,一作俣,佟,一作俗。②被:覆盖。③纸笔:代指学习。④故:仍然。⑤行志学:即将十五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⑥文术:文,书籍。《国语·周语下》:“小不从文。”韦昭注:“文,诗书也。”《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何晏注引马融曰:“文者,古之遗文也。”《汉书·孙实传》:“前日君欲学文。”颜师古注:“文谓书也。”文术,泛指读书作文之类的事。⑦天运:天命。
译:
白发已覆盖两鬓,肌肤已不再坚实。
虽然生养五男儿,但一直不好学习。
阿舒已年满十六,懒惰仍然没法比。
阿宣已是读书时,却不喜欢读诗书。
雍端已经十三岁,却还不识六与七。
小儿通即将九岁,只知道找梨与栗。
看来我天命如此,发愁无用且饮酒。
评:
题目虽曰“责子”,字里行间并未见对其儿子严厉的批评,也并没有因为垂暮之年生儿如此而悲伤,只是指出他们与世俗同龄人不相同的地方,不爱学习,不读书,不识字,只知道贪玩,最后还自我开解:这是天命,报怨也没有办法,还是饮酒解愁吧。全诗语言平实,叙述流畅,微带对自己的调侃和嘲讽:生儿如此,不能怪他们,只能怪自己。自己也如此闲逸隐居,不汲汲于名利仕途,又怎能责怪诸儿子呢。袁行霈《陶渊明笺注》析义云:渊明并不过分责备之。失望之中,见其谐谑;谐谑之余,又见其慈祥。一切顺乎自然,有所求而不强求,求而得之固然好,不得亦无不可。渊明处世盖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