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共游周家墓①柏下

诸人共游周家墓 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注:

①周家墓:或谓为周访家墓。据《晋书·周访传》,周访小陶侃一岁,曾荐侃为主簿,又以女妻侃子瞻,访曾为浔阳太守。②清吹:管乐。③鸣弹:弦乐。④柏下人:葬在柏树下之墓中人。⑤绿酒:新酿的酒呈绿色,故称绿酒。⑥明日事:以后之事,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事。⑦良:诚然,确实。⑧殚:竭尽。

译:

今天是个好天气,吹起箫来弹起琴。

感怀柏树下先人,怎能不尽欢乐情。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一杯悦容颜。

不知将来会如何,姑且畅叙此幽怀。

评:

这是一首叙游赏的诗,天气佳妙,与友人同行扫墓,避而不谈墓地的凄凉与对逝者的哀悼,却记述吹箫弹琴、唱歌饮酒等欢乐之事,虽然以欢愉作为主要的情感基调,但是仍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以及对生命的不可知的悲哀,有一种淡淡的愁绪,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的理性与豁达。清人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二称:“陶集中此种最高脱,后人未易学步。此首东坡未和。”关于本诗作于何年,说法不一:一说作于公元412年,时年四十九岁;一说写于公元418年,时年五十四岁。从诗中“今日天气佳”,说明当时正值秋高气爽,估计“游周家墓”是在九月九日登高节(即重阳节)这天。周家,指与陶家有世婚关系的周访家。《晋书·周访传》云:“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汙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以所指别山与访。访父死,葬焉,果为刺史,著称宁益。自访以下,三世为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