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殷晋安①别

与殷晋安

序: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注:

①殷晋安:名铁,字景仁,曾任江州晋安郡南府长史掾,故称殷晋安。其在晋安南府时,住浔阳,与陶渊明交往。离浔阳东下,陶渊明以此诗赠别。如序中所言。②长史:南朝凡刺史之带将军开府者,其幕府皆设长史。③掾:古代属官之通称。④浔阳:今江西九江。⑤太尉:此指刘裕。

译:

晋安任职长史时,寓居浔阳相往来。

如今将作参军去,举家东下难为别,

区区小诗且为赠。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负杖游从,淹留忘宵晨。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注:

①游好:交游,交好。②信宿:一宿曰宿,再宿曰信。③清话:谈话不掺杂世俗,只作清高之谈。④益复:更加。⑤少时:短时。⑥负杖:倚杖,持杖。⑦肆:纵情。⑧淹留:久留,流连忘返。⑨语默:说话或沉默,代指入仕或隐逸。⑩乖分:分离。⑪未谓:没有想到。⑫兴言:兴,起身,动身,指出发离开;言,助词,无实义。⑬难为因:难有因缘。⑭良才:有才之人,指殷晋安。⑮贱贫:贫穷而无地位,指诗人自己。⑯脱:倘若,如果。⑰存:探问,省视。

译:

交游并非我所长,初识晋安情意真。

连宿两夜谈清雅,更加亲切如知音。

去年移居于南里,更是曾经为近邻。

拄杖跟随纵情游,驻足停留忘朝暮。

或仕或隐有分别,早知会有分离日。

不料今日到此时,出发动身此春日。

飘飘而至的西风,悠悠将离东边云。

山川相隔千里远,两人言笑难相逢。

您是俊才不当隐,我处江湖将贱贫。

倘若将来经过这,希望您来探问我。

评:

此诗前半部分叙述与殷晋安之相识相知,言笑相契,经常同游,不日不夜的情谊,后半部分叙述与殷晋安难舍难分之情,想象将来山川阻隔,难以相遇,盼望将来再相访、再相见。字里行间,寓意清高之志,朋友深情。清人蒋薰评《陶渊明诗集》卷二称:“真相知不在久远从,亦不在同出处,更不在期后会,何等雅契,何等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