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

其四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注:

①迢迢:遥远的样子。②四荒:四方极远之地。《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③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归云宅,飞鸟堂,言所登之楼只有归云、飞鸟。④茫茫:广大的样子。《文选》阮籍《咏怀》:“旷野何茫茫。”李善曰:“毛苌曰:茫茫,广大貌。”⑤北邙:山名,在河南省洛阳市北。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谓何孟春注引《洛阳志》:“汉晋君臣坟多在此。”⑥颓基无遗主:指墓基已经损毁颓废,以致连坟的主人是谁都无从知晓。

译:

登上遥远的城楼,可看清四面八方。

傍晚重云返我宅,早上高鸟飞入堂。

眼中是壮美河山,平原被雾气笼罩。

古代那些功名士,志意高昂闹纷争。

有朝一日去世后,先后相继葬北邙。

墓前松柏被人砍,徒留坟墓高或低。

墓基已损坏颓败,魂魄又安放何处?

名利地位确可贵,只是结局让人悲。

评:

此诗主题感叹死亡不可避免,荣华不可久居,受到《古诗十九道》其十三“驱车上东门”、其十四“古墓犁为田”影响,乃寄慨人生之作,感叹死亡之不可避免与名利地位不足贵也。张玉毂称其乃“拟登废楼远望而伤荣华不久之诗”(《古诗赏析》)。“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迢迢”“百尺”都是形容楼高,李商隐诗句“迢递高城百尺楼”(《安定城楼》)大概由此而来。“四荒”,四外极远之地。由于楼高,极远的地方都看得很“分明”,这又可看作是从对面来写楼高。“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这两句是说,这座楼傍晚有云彩飘人,早晨有飞鸟鸣聚。这一方面还是形容楼高,王勃形容“滕王高阁”“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笔法相似。另一方面,是写此楼之废,只有云鸟栖息,而不见人踪。这几句写楼高、楼废,乃诗人兴感之由。“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所见远,所思广。“茫茫”,既见地域的广阔、思绪的浩茫,还表示平原上一无所有。这两句极具苍凉的情致,为登眺名句,李峤的“山川满目泪沾衣”(《汾阴行》)、晏殊的“满目山河空念远”(《浣溪沙》)当皆由此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