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2025年08月10日
十八
子云①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②祛③所惑。觞来为之尽,是咨无不塞④。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⑤。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⑥。
注:
①子云:西汉扬雄,字子云。《汉书·扬雄传》:“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②载醪:携带着酒。③祛:去除。④塞:充实,充满,满足。⑤伐国:指征伐别国之事,用柳下惠之典。《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⑥显默:显达与寂寞。
译:
扬子云爱好饮酒,家中贫穷不能买。
经常有些好学者,带着酒向他请教。
只要有酒就解答,只要询问就满足。
偶有不愿回答者,大概因为问伐国。
仁者都有仁者心,不因显默而改变。
评:
此诗以扬子云自况,赞扬他善于处显处默,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表现扬雄的仁者之心,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意愿。汉魏六朝间人视扬雄为圣人。扬雄《解嘲》曰:“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廷;惟寂惟寞,守德之宅。”《抱朴子》曰:“孟子不以矢石为功,扬云不以治民盖世。求仁而得仁,不亦可乎?”所以,陶渊明称“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颜延之《陶征士诔》:“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