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酒①

述酒

序:仪狄造,杜康润色之。

注:

①述酒:汤汉曰:“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恭帝为零陵王,明年以毒酒一罂授张祎,使鸩王,祎自饮而卒。继又令兵人逾垣进药,王不肯饮,遂掩杀之。此诗所为作,故以《述酒》名篇也。”以下仪狄、杜康,古代善酿酒者,酒由仪狄造出,再由杜康润色,比喻桓玄篡位于前,刘裕润色于后,晋朝终于灭亡。史载,桓玄鸩杀司马道子,刘裕鸩杀晋安帝,皆用酒完成篡夺。②仪狄:《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③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译:

上古仪狄造美酒,杜康又改进工艺。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素砾修渚,南岳无余云。豫章抗高门,重华灵坟。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平王去旧京21,峡中纳遗薰22。双陵甫云育23,三趾显奇文24。王子爱清吹25,日中翔河汾26。朱公练九齿27,闲居离世纷。峨峨西岭28内,偃息常所亲。天容自永固,彭殇29非等伦。

注:

①重离:喻晋王室南迁建立东晋王朝。《易经·说卦》:“离为火,为日。”“重离”指重日,又古人常以日喻君象,故“重离”喻重建晋王朝。②鸣鸟:指凤凰也,《诗·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故后世遂以“鸣鸟”喻拥护辅佐东晋王朝的人才。③融风:《左传》昭公十八年:“夏五月……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④分:分散。⑤素砾:白色的碎石。⑥皛:明亮,皎洁。⑦修渚:狭长的小洲。⑧豫章:指刘裕。汤汉注称:晋安帝义熙元年,刘裕被封为豫章郡公。⑨高门:即皋门。《礼记·明堂位》:“天子皋门。”郑注:“皋之为言高也。”⑩重华:指舜,葬于零陵。此处以舜禅位于禹,舜葬于零陵来指恭帝禅位于刘裕,后又被贬为零陵王。⑪固:即顾,意为但。《经传释词》曰:“固,又作顾。顾犹但也。”⑫中:犹忠。《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吏有五善:一曰中信敬上。”⑬司晨:雄鸡。《书》:“牝鸡司晨,惟家之索。”⑭神州献嘉粟:刘裕要挟恭帝禅位假称的祥瑞。据汤汉注:义熙十四年,巩县人献嘉禾,裕以献帝,帝以归于裕。⑮西灵为我驯:刘裕要挟恭帝禅位假称的祥瑞。古直《笺》:“恭帝禅诏有‘四灵效瑞,川岳启图’语。”⑯诸梁:沈诸梁,楚左司马沈君戍之子,叶公子高。据《史记·楚世家》,惠王六年,白公请兵令子西伐郑,子西许而未发兵,白公怒,袭杀子西,劫惠王,自立为王。惠王之徒负惠王亡走,叶公救楚,与惠王之徒共攻白公,杀之。惠王复位。⑰芊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胜,号白公。⑱山阳归下国:暗指恭帝禅位于刘裕。山阳,汉献帝禅位于魏之后,封为山阳公,此处代指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晋书·恭帝纪》:“(元熙)二年夏六月壬戌,刘裕至于京师。傅亮随裕密旨,讽帝禅位,草诏,请帝书之。帝欣然谓左右曰:‘晋氏久已失之,今复何恨。’乃书赤纸于诏。甲子,遂逊位于琅琊第。刘裕以帝为零陵王,居于秣陵。”⑲卜生善斯牧:指晋恭帝降附刘裕。卜生,当为卜年。古直笺曰:“晋恭帝禅位书曰:‘故有国必亡,卜年著其数。’又曰:‘历运改卜,永终于兹。’此书自是王韶所草,然帝阅后,欣然操笔曰:‘晋祚已移,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遂书赤纸为诏,以授傅亮。”⑳安乐不为君:安乐,指安乐公刘禅。此处用刘禅归附曹丕,来指晋恭帝归附刘裕,而不得为君。21平王去旧京:平王,周平王。此用周平王东迁指晋室南迁。22峡中纳遗薰:峡,是“郏”之借字,周之旧都,在今洛阳市西。薰,是“獯”的借字,獯鬻的简称,北方胡名。遗獯,指獯鬻的后代。据《广韵·文韵》:“獯,北方胡名。夏曰獯鬻……汉曰匈奴。”此指匈奴族刘聪率部攻陷洛阳。23双陵甫云育:意谓关洛平定,人民可以长育。双陵,《左传》:“崤有二陵焉。”24三趾显奇文:暗讽刘裕为篡夺东晋皇权而制造的祥瑞异象。三趾,指三足乌。奇文,世间少见之文。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称此句指刘裕于义熙十二年伐秦克洛阳,遣长史王宏还都求九锡一事。25王子爱清吹:王子,指王子晋,爱吹笙,此以其托言晋之亡也。26日中翔河汾:龚斌《陶渊明全集》谓此句寓意刘裕于元熙二年六月废晋帝自立。27朱公练九齿:一般认为此句陶渊明借陶朱公以自寓隐逸闲居。练九齿,即练养生术。齿,年。28西岭:指昆仑山。29彭殇:指彭祖和殇子,皆以长寿而著称于世。

译:

晋室南渡乃幸事,群贤辅佐颇有力。

国朝动乱朝纲坏,分崩已久祸难多。

君弱臣强成定局,国势式微难挽回。

刘裕阴谋行篡弑,晋帝被囚失自由。

帝后相拥连忧叹,时时盼望天早明。

刘裕派人献祥瑞,四灵被征觊大位。

叶公引兵来勤王,可惜宗室已被杀。

晋帝如今已禅位,身退犹未全己身。

宁可为这牧羊业,只求安乐不为君。

昔日寇盗陷洛阳,晋室不得不南迁。

如今关洛甫已平,不料刘裕谋篡逆。

晋帝亡去王朝倾,刘宋王朝如日中。

我如朱公学长生,闲居远离尘世扰。

遥望巍巍昆仑山,那是理想隐居地。

我的容颜当永葆,纵使彭殇无法比。

评:

这首诗多隐语,充满疑义,难点颇多。全诗二十八行,几乎句句用“典”,前六句言晋室衰微,第七句至第十八句言刘裕篡晋,第十九句至第二十句补叙刘裕篡晋之形势,第二十三句至篇末,托言游仙以示无可奈何之慨。抒情达意隐晦曲折,颇不可解,韩子苍疑此诗盖义熙三年刘裕掩杀零陵王之后有感而作,类多悼国伤时感讽之语。然不欲显斥,故命篇云《杂诗》,或托以《述酒》《饮酒》《拟古》。黄庭坚曰:“《述酒》篇盖阙,此篇似是读异书所作,其中多不可解。”袁行霈系此诗于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421),是年,零陵王卒。李公焕笺注引赵泉山曰:“此晋恭帝元熙二年也。六月十一日宋王裕迫帝禅位,既而废帝为零陵王,明年九月潜行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