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
2025年08月10日
其四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①。好爵②吾不荣,厚馈③吾不酬④。一旦寿命尽,弊服⑤仍不周⑥。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注:
①黔娄:战国时齐人。据《高士传》记载:黔娄终身安贫守节,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送他粟三千钟,欲聘为相,辞不受。后来,齐王送黄金百斤,聘为卿,仍不受礼应聘。家境极端贫困,经常断炊。死后停尸窗口,衣服破烂不堪,身上只盖着一块短被,连头和脚都遮盖不住。陶渊明对黔娄非常熟悉,非常推崇,在诗文中多有提及,《五柳先生传》的结尾就引述黔娄的言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②好爵:好的爵位,指高官厚禄。③厚馈:丰厚的赠礼。④不酬:不接受。⑤弊服:破烂衣服。⑥不周:不能遮蔽身体。
译:
能够安贫守贱者,自古以来有黔娄。
不因做高官而荣,不接受丰厚馈赠。
一朝生命到尽头,破烂衣服遮不住。
怎不知穷困已极,除了忧道无忧愁。
从他以来近千年,再未见他这类人。
早晨与仁义共生,晚上去死也无妨。
评:
通过赞颂古代高士黔娄不贪名利、不爱富贵,宁可穷困而死,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观与名利观,反映了诗人“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