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

其四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注:

①戢羽:敛翅。②森标:森,《说文》:“木多而长。”标,《说文》:“高木末也。”③矰缴:以绳系矢而射。矰、缴,皆为弋鸟之具。矰,为一种短箭。缴,系在矰上之丝绳。④已卷:指鸟儿已经安巢,藏于林中。

译:

归林鸟儿飞飞,敛翅栖息寒枝。

游不远离深林,栖则茂密高枝。

早晨清风吹来,树上鸟儿和鸣。

射鸟工具无用,鸟儿深藏难觅。

评:

此诗共四章,每一章皆紧扣归隐,兼用比和赋,托物寓意。以“归鸟”喻归隐之自己,分别叙思归、归路、喜归、归后高隐。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二评:“‘虽不怀游,见林情依’,是何等胸次,何等性情!有德者必有言矣,宜其字字如印沙,语语如切玉也。”清马璞《陶诗本义》卷一:“乃渊明真性情所见,知其意始知为三代以后一人,而莫有其匹者也。八句之中全与思无邪之旨合,即六义之所谓兴也。载翔载飞而见林情依,是兴动于林;兴动于林而即止于林,是兴偏于林矣。偏即邪也。惟遇云颉颃相鸣而归,而后能不偏于林,所谓无邪也。见林而情不偏于林,则遇云亦不偏于云,则无遗矣。此性之所必然,故性爱无遗也。无遗乃性之所归,其途悠远而不可穷,即悠久所以成物之旨,故曰遐路诚悠。此在《诗》为思无邪,在《大学》为絜矩之道。诗之意与政治通,故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此思无邪之旨,行之所以达《大学》。而渊明之意乃适与之合,是其真性情不泯没之故,非其学已至于此也。学者不可不知。《归鸟》诗四首殆与《归去来辞》一时之作,以比为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