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十二

嫋嫋松标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注:

①嫋嫋:纤长柔美的样子,在这里指树高、树的姿态柔美。②标:直立,高举。③婉娈:《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朱熹注:“婉娈,少好貌。”④三五:指十五岁。⑤乔柯:高大的树枝。乔,高大。⑥粲然:鲜明灿烂的样子。《荀子·非相篇》:“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杨倞注:“粲然,明白之貌。”⑦心理:神理,谓有神气。

译:

高高青松立山崖,身姿柔美若童子。

由于年幼方十五,哪有高树可倚靠。

养好精神含元气,鲜明灿烂有神气。

评: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比兴寄托的手法,借喻松、咏松,赞美松树坚贞、不凋的品质。指出通过“养色”“含津”培育松树,寄寓了作者对后生晚辈的期待。其中,公以“松”自喻,又以“童子”喻嫩松也。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评此诗称:“比也,通篇俱指嫩松说,而正意自可想见。”

【注释】

[1](宋)黎德靖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一,明刊本。转引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