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释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注:

①大钧:造化。意思是天之造物,犹陶之在钧。②森:繁盛。③三才:指天、地、人三才。《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④君:指形与影。⑤三皇:传说中的上古圣王。或指天皇、地皇、人皇,或指伏羲、神农、黄帝,还有其他说法,不一一列举。⑥彭祖:传说中长寿者。《列仙传》称“至殷之末世,年已七百余岁而不衰”,据说寿至八百岁。⑦将非:岂非。⑧促龄:年命减短。⑨委运:顺随天命。⑩大化:自然。《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髦也,死亡也。”⑪尽:指大化之尽,即死亡。

译:

造化从来无偏私,万物繁盛显生机。

人被列入三才中,难道不是因为我?

虽与你们各不同,生来一直共依存。

相互依托共喜恶,怎能不来说几句。

上古三皇大圣人,如今又向哪里寻。

彭祖惜命爱永久,寿至八百犹难长。

老老少少皆有死,贤者愚者免不了。

终日买醉可能忘,难道不会招短命。

立善能让人欢喜,什么让你受赞誉。

过于惜生徒伤身,不如自己随天命。

我将投身到自然,不大喜也不大悲。

生命结束任自然,没有必要多思虑。

评:

三首诗从主题上分别表现了陶渊明对于生命短暂的感叹,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对于生命终局无法避免的超脱。在情感的表达上从感伤、激越走向圆融。在思想上,体现了陶渊明由忧生、惜生走向达生的内心矛盾,以及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历程。宋叶梦得《玉涧杂书》:“此公天姿超迈,真能达生而遗世,不但诗人之辞,使其闻道而达一关,则其言岂止如斯而已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神释》)末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乃是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养神之道也。渊明可谓知道之士矣。”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如此理语,矫健不同宋人,公固从汉调中脱化而出,作理语必琢令健,乃不卑。”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末数语真实,见道之言,与裴晋公所谓猪、鸡、鱼、蒜逢着便吃,生、老、病、死符至即行者同一达观,此君子之所以行法俟命,而寿夭不足以二之也。陶公有些卓识,其视白莲社中人胶胶于生死者,正不直一笑耳,尚安肯褰裳濡足于其间乎?”清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二:“游昆华”“答腾化”句,立善即立德、立功、立言,言圣贤实际在此,故以之责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