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

①更相呼:轮流互相打招呼。②斟酌:相互斟酒,一起饮酒。③此理:这种生活的真趣和意义。④将不胜:难道不美好。将不,表推测,相当于“难道不”。胜,好,优,妙。⑤无为:不要。⑥兹:此,这里。

译:

春秋多良辰佳日,携友登高写新诗。

邻里相互打招呼,拿出美酒一起喝。

农忙时各自料理,农闲时便想聚会。

想聚会披衣出门,相互谈笑不厌倦。

这种生活多美好,不要无故离开这。

牢记衣食之重要,努力耕种有保障。

评: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反映了陶渊明隐居田园读书、写诗、论文、饮酒、出游、登高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他与邻居农忙时各自辛劳,农闲时经常相聚。互相想念,则随时拜访,畅所欲言,无所拘束。这正是诗人喜欢的生活,也不愿意随便失去的生活。最后,还表明了自己对于生活日渐深入的理解,认识到经营衣食的重要性,愿意尽力参加劳业劳动。因为参加劳动,无须作官,也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清人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二称:“予谓读陶诗便有益于身心、学问。二诗极平淡,却极着实。上章移居卜邻,得友论文;下章饮酒务农,不虚佳日。人苟乐此无厌,则狎邪之友何由而至,非僻之心无自而入。根本既固,培养自深,于此便可悟道,便可寻真乐处。”日本近藤元粹评订《陶渊明集》卷二称:“古朴而其中丰腴,是陶诗之所以不可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