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六

其六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之。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注:

①苍苍:青青。②谷中树:此指松柏。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③谁谓: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引《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④稷下多谈士:古直《陶渊明诗笺》:“《史记·孟荀列传》:‘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文选》注引刘歆《七略》曰:‘齐有稷城门也。齐说谈之士,期会于稷下者甚众。’《楚辞·卜居》:‘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⑤指:赴也,归也。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引《淮南子·原道训》:“趋舍指凑。”原注:“指,所之也。”⑥装束:整理行装。⑦行行:踯躅道中的样子。《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⑧伊:代词,相当于“是”“此”。

译:

山谷树郁郁苍苍,冬去春来常如旧。

它们年年经风霜,怎会不知时节变?

厌倦听世间之事,携朋友同去临淄。

稷下博学之士多,前往那里可解惑。

整理行装已多日,与家人告辞离别。

犹豫前行出门止,归来独坐更反思。

不担忧去路遥远,只害怕有人欺我。

万一出门不合意,永留后世一笑柄。

这个愿望难道明,因此给你写此诗。

评:

既以松柏之坚强挺立自喻志意之卓然独立,又深深感到霜雪严寒产生的摧折压迫。心中有疑,而竟无可与语者,孤独彷徨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