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不知何处去“第一山”中觅余香

金碧不知何处去“第一山”中觅余香

重庆古城的最高处在哪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说是金碧山,有诗为证。

金碧山在何处?据考证,就在今天新华路、人民公园一带。金碧山上原有座寺庙叫“崇因寺”。此寺建于北宋,山门外有一座石牌坊,上书“第一山”三个大字。王尔鉴曾作诗云:“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

在“巴渝十二景”中,排名首位的就是“金碧流香”。王尔鉴曾著文称,金碧山上,“每轻风徐过,馥馥然袭袂香流,寻之并无花木,岂心清闻妙香耶?”

既然没有花木哪里来的妙香呢?这飘了几百年的“香”究竟从何而来?

有趣的是,王尔鉴、周开丰、姜会照三位清代诗人各自以《金碧流香》为题,用诗歌写出了心中的答案。

王尔鉴在诗中写道:“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意思是金碧山的香味是从月宫里飘来的。

周开丰觉得:“轻扬何处至,虚谷异花香。”即金碧山的香味来自“异花香”。

姜会照则认为:“心清自有妙香来。”在他看来,这金碧山的“香”,其实是来自自己的心香。

直到今天,仍然没人知道这奇妙的香味从何而来,这似乎成了一宗“悬案”。

说到重庆古城最高处,还有一地不得不提,那就是位于通远门内的金汤街,此处也是古时重庆城的制高点,曾建有五福宫,是观山望景的好去处。

五福宫建于何时不详。明朝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在《五福宫殿铭》中写道:“五福宫乃城中最高处,俯窥阛阓,坐带江流。”

明朝巴县乡贤刘道开有诗写五福宫:“山从城内起,殿倚堞边开。万井须眉列,双流衣带回。红云擎北帝,紫气郁东台。不有题诗客,谁当载酒来。”

明末清初,五福宫毁于兵火。清人黄钟吕在《兵后入城经五福宫有感二首》中感慨:“荆棘复荆棘,何为蒇此宫。”

如今,五福宫早不见踪影,用于抵御兵火的通远门已成公园,每日三三两两喝茶的人们闲坐其间,聊着老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