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嘉陵江、涪江洪峰过境重庆(存目)

长江、嘉陵江、涪江洪峰过境重庆(存目)

作品标题 长江、嘉陵江、涪江洪峰过境重庆

参评项目 全媒体

作  者 黄宇 刘嵩 李文科

责任编辑 张一叶 康延芳 张译文

刊播单位 华龙网

首发日期 2018-07-11

刊播版面 华龙网首页小头条、“重庆”客户端

作品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重大事件、媒体舆情如何应对的问题。他表示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要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认真回应关切。

而“7·12”洪灾是重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艰巨考验,三峰过境重庆,不少区县出现超保水位,群众紧急转移。在抗洪抢险关键时期,如何发挥媒体担当和引领,引导舆论,及时将权威信息、措施处置结果发布,打好舆情这场仗,华龙网、重庆客户端的这次直播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记者深入一线,用图文、视频、航拍等多媒体方式发回前方报道,直播持续4天,不管在形式创新还是内容丰富上面,可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长江、嘉陵江、涪江洪峰过境重庆》这一移动直播策划,具有三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凸显了主流媒体价值和担当。从7月11日洪水过境前启动,到7月14日洪水过境后结束,贯穿前期预警、涨水救灾、灾后恢复清淤等全过程,为遭遇洪水影响的市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讯。

二是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创新性。一方面,华龙网记者奔赴遭遇极大洪水压力的合川等地,发回现场报道,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另一方面,联动“重庆”客户端集群联盟的力量,发挥“1+39”的集群价值,提高了新闻时效度,扩大了新闻资讯的覆盖率和抵达率。

三是凸显了移动传播的影响力。从7月11日17时至14日21时,“重庆”客户端集群76个小时的直播共吸引了1194369人次关注,充分表现了移动端的直播效益和新闻传播价值,挖掘了移动直播的潜力。

采编过程

受持续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流和部分支流7月份再次涨水,洪水对我市16个区县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境内多站点超警戒水位甚至超保证水位,超警戒水位时长达25~78小时,在我市实属罕见。三峡水库将出现洪峰超过50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水,“长江2018年第2号洪水”即将在长江上游形成。防汛形势极为严峻!

7月11日14时,长江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长江委水文局发布洪水橙色预警。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江河洪水Ⅱ级预警信息,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潼南、铜梁、合川、北碚、沙坪坝、两江新区、渝中、江北、永川、江津、长寿、渝北、巴南、大渡口和九龙坡等15个洪水过境区县严阵以待。

为直击洪峰过境,从7月11日17时起,“重庆”客户端集群推出“三江洪峰过境重庆”联动直播。随着洪水临近,今日合川、看潼南、铜梁、缙享北碚、沙坪坝微政务、重庆江北、义渡热爱等APP不断往集群平台提供内容,并由“重庆”客户端这样一个移动端的中央厨房统一分发,提高了新闻时效度。

华龙网记者于12日奔赴遭遇极大洪水压力的合川,到达被淹的太和镇镇中心,发回现场报道。同时,在主城磁器口、菜园坝、朝天门、南滨路、长滨路等地,记者蹲守发回最新水位现场文图素材。

最终为应对本次洪水过境,重庆转移人员9.8万人,无一人伤亡,贯穿洪水预警、涨水救灾、灾后恢复清淤等全过程的直播为遭遇洪水影响的市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讯。从7月11日17时至14日21时,“重庆”客户端集群76个小时的直播共吸引了1194369人次关注。

社会效果

在本次过境洪水过程中,华龙网稿件绝大多数领先同城媒体;传播速度得到了市防指、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的积极评价。

在重庆市防指发布的成功抵御“7·12”过境洪水总结中,对华龙网在内的新闻媒体的迅速反应进行了高度肯定。

全媒体传播效果

从7月11日17时至14日21时,“重庆”客户端集群推出“三江洪峰过境重庆”联动直播,76个小时的直播共吸引了1194369人次关注。

上游新闻、慢新闻等同城媒体在稿件发布或直播页面中多次借鉴、采用、整合华龙网记者的现场图文素材。

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网易、搜狐、凤凰、新浪等主要商业网站,大众网等地方主要新闻网站对华龙网在本次直播中发布的相关稿件进行了多次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