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传千古秋池究竟在哪里
2025年10月24日
《夜雨寄北》传千古秋池究竟在哪里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众多描述渝中区的古诗中,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恐怕是最著名的,但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
渝中半岛三面环水,古时陆路只有沿佛图关山脊一线通往川西。佛图关是镇守重庆古城的重要关隘,被称为“佛图雄关”。相传,唐大中九年(855年),李商隐从巴州赴梓州任职途中曾在此借宿,有感而发创作了《夜雨寄北》。然而,李商隐究竟是否到过重庆,在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他笔下描写的“巴山夜雨”真的是佛图关的景致吗?诗文中提到的“秋池”又在哪里?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鲜于煌表示,在袁行霈著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一书中,对《夜雨寄北》中“巴山”的校注是“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夜雨、秋池极有可能是诗人笔下的意象,而没有具体的所指”。
尽管无法证明李商隐曾来过渝中,但鹅岭公园(佛图关公园属鹅岭公园园区——记者注)园长任财国介绍,佛图关海拔最高的地方确实曾有一座夜雨寺,夜雨寺外还有一块夜雨石。而秋池,应该就在夜雨寺附近。2009年那里修建工程时,夜雨寺的残留被全部拆掉。
如今,渝中区正沿着李子坝、佛图关、化龙桥、虎头岩一线,打造长约4.5公里的山地公园,拟今年年底建成。昔日的“佛图雄关”将变身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