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走“小专科大综合”之路
市卫计委相关人士介绍,民营医院要向大型专科特色医院发展,我市民营医疗机构大多规模较小,无法与强大的公立医院展开赤膊竞争,短期内很难改变医疗优质技术资源的分布格局,但可以走“小专科、大综合”的发展路线,更有利于规模小的民营医院不断壮大。
重庆市企业医院协会会长杜晓锋表示,随着国家对医院体系监管越来越严,民营医院想靠乱劈柴的办法生存,会越来越艰难。而应该发展特色专科医院,走差异化的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
应大力培养自身人才
杜晓锋介绍,重庆民营医院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先天不足阻碍后期发展,数量多造成竞争空前激烈。同时,民营医院医疗人才缺乏,民营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年轻化和老化并存,学历低、职称低、培训机会少。由于民营医院没有编制,缺乏稳定感,骨干医生以退休返聘为主,年轻医务人员普遍选择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收入高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业务用房以租赁为主,发展空间受限。过度依赖电视、网络等营销,进一步损害了民营医院形象,信誉度进一步降低。
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民营医院需要内部通过“师带徒”模式,自行培养人才。
应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民营医院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部分民营医院存在与病患一起套取医保、超范围执业,以回扣方式,获取公立医疗系统基层机构和大型综合机构转诊的病源等诸多不规范的现象来获取收益和利润,这些都体现了民营医院为了尽快获得资金回报的急功返利或为摆脱生存之困所使用的“下策”,但随着卫生监督的加强和严厉,最终会被清退出市场。
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市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我市民营医院大多数采用租房形式,对民房、学校、商业写字楼等进行改建,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在设置学校、商业写字楼等时,配套设施及水电费用,都是按商业用地算。目前,仅有少部分有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民营医院,如骑士医院、安康医院等自行购买土地建院。因此,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是从成立开始就明确长远发展目标,通过自行购买土地建院,让发展空间不受限制。同时,要有愿景和定位,避免今后越发展越迷惘,最终被市场淘汰。对自己的办院方向,有明确的年度、三年甚至10年发展规划,打造自己有特色、有质量的民营医院。
作品标题 民营医院易“生病” “病灶”在哪?
参评项目 系列报道
作 者 郑三波
责任编辑 罗文
刊播单位 重庆商报
首发日期 2018-09-12
刊播版面 头版、第3版
作品评价
本篇新闻独家报道了巴南区的重庆同济老年医院因内部管理和资金问题关门停业,并深入调查了重庆民营医院发展情况,对比了民营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不同状况,折射出民营综合性医院在资金、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重庆民营医院解决的办法。报道从有调查、有深度、有广度,有思考,见报后关注度高,反响好,是一组难得的深度报道。
采编过程
9月1日,记者了解巴南区的重庆同济老年医院因内部管理和资金问题关门停业。通过进一步了解,主城区已有两家民营医院关门停业,还有一家民营医院转让。对此,记者采访了民营医院院长、巴南区卫计委、重庆市企业医院协会会长、市卫计委,编写了带有思考性和指导性的民营医院发展之路的新闻报道。
社会效果
本篇新闻给市卫生信息中心正在编撰的《重庆市民营医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供了部分思路。
全媒体传播效果
稿件被大渝网头条区及时转载,阅读量69万,稿件还被人民网、亿欧网等数十家知名网站转载,截至9月12日下午4:00,在集团新闻监管平台传播力指数排行榜位居第三,传播指数8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