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精准服务”让群众“少跑路”
“今年9月,交管业务综合办理机开始在车管所投用,老百姓可以用它自助办理车驾管业务,十几分钟便可取证。”昨日,巴山车管一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80台交管业务综合办理机,分布于56个网点,可办理违法处理、驾驶证业务、机动车业务、打印业务等。
市交巡警总队紧密围绕“大数据+精准服务”,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关联整合公安对外服务事项,大力推行“网上”服务、“掌上”服务、“自助”服务,改群众办事“面对面”为“端对端”,数据“多跑腿”为群众“少跑路”,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该总队积极普及“网上”服务,针对全市近900万驾驶人群体以及每天数万笔的交管业务量,整合、汇聚公安内外数据资源,研发具有重庆特色的“e交管”服务平台,相继在12123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微信、支付宝上推出车驾管业务申办、线上支付、交通设施故障上报、货车通行证办理、违法举报等12大类160余项交管服务,切实变“线下服务”为“线上服务”。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达1101余万人,累计办理互联网业务3160余万起,交管网上业务占比由以前不足一成提升到五成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推广“掌上”服务,自主开发事故快处快赔、交通违法查询缴款等手机APP,全面开通车驾管业务申请、远程审核、预约检车、预约办证,自选号牌、补牌补证等服务,实现了业务受理、审核、制证、缴费、送达“一键对接”。民警只需在后台进行业务审核和办理,减少中间环节,极大节约了有限警力,有效缓解了服务窗口工作压力,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形成了“指尖上”服务矩阵。目前,我市线上业务办理占比已从起初的20%提升到了55%以上,日均信息查询量30余万次,在线业务办理量达5万余笔。
此外,该总队积极打造“自助”服务,利用人脸识别等智能技术开发应用交通管理智能自助服务终端,依托车管所、车驾管服务站及人员密集场所,借助保险、银行、医院、邮政等社会资源,在全市推广集车驾管业务办理、交通违法处理、行政事业收费、罚款缴纳等为一体的“公安交通管理自助服务区”,投放自助服务机140余台,逐步形成城区3~5公里范围的便民“服务圈”,并依托涪陵、江津等地的农村劝导站、电商平台,试点开展车驾管业务代办,方便农村群众就近快办。
同时,为让群众“少跑腿”,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车辆购置税电子审核,群众无须提交购置税证明或发票即可办理车辆登记业务,既方便了群众,又确保了缴税信息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