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西西弗书店:拥抱三毛的勇敢

02西西弗书店:拥抱三毛的勇敢

虽未谋面,触手生温。爱读三毛的人,也爱三毛的家人。当天下午,由新女报时尚传媒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旅游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重识故乡”三毛亲友归渝会,在时代天街西西弗书店举行。热情的书迷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室内的气温都升高了好几度。

有20年的资深书粉如肥桃女士,不能赶到现场,于是捶胸顿足,“大姐美丽吗?三毛写大姐很美丽,小学时总是演公主,演到倒下去的戏时,总是跌得太小心;小弟帅吗?她曾用刷头发的刷子打他,一下过去,脸上冒起一片血珠。”

我肯定地回答她,大姐很美丽,小弟也很帅气。还讲了很多书上没有刊印的小故事,肥桃又殷殷嘱托我,“你多听听,全部告诉我。”

亲爱的三毛迷们,假如你也没有去到现场,那我把听到的故事,都讲给你们听。

大姐80岁了,但一讲到三毛,总是眼眶含泪,她说,“有一回,三毛做身体检查,想写假条跟医生请假,理由是‘出外逛街’,果然被无情拒绝。陈平成为三毛之后,依然保持一种持续的纯真,她在我眼里,是平常又不平凡的人。”

她想三毛。

小弟的头发快白完了,但风趣幽默,中气很足的样子,身体应该很健朗,他说,“三毛抽烟很凶,喜欢用火柴点烟,因为火柴有硫黄的味道,可以激发灵感;三毛酒量不错,喜欢喝威士忌,写滚滚红尘的时候,酒醉逃到四楼的小木屋,在楼梯间摔断了肋骨,都变成气胸了……所以大家少喝一点酒。”

“三毛其实对吃一点不讲究。喜欢做饭?那是做给荷西吃的,她只需要专心地投入写作,其他不重要。有一次我去沙漠里看她,见她在吃冰箱里的生香肠!”

陈杰先生的妻子解释了三毛生吃香肠的理由,简直令人绝倒,“三毛说,各种菜放到一起,在锅里炒一炒,和在肚子里炒一炒,都是可以熟的。”

他们都想三毛。

在家人的口中,三毛很好相处——但写作的时候很不好相处;她不算漂亮,可是很有风情,每每出入夜市,都有书迷围观的排场,甚至有书迷摸到她一片衣角,都会兴奋大叫——“啊!我摸到三毛的衣角了!

在闺蜜幼春的眼中,三毛很浪漫——她最爱《红楼梦》,擦香奈儿的玫瑰香水,最爱白颜色的花,每次都穿得很特别,像一袭风,从沙漠里走来,叮叮当当的,好看极了!

在故友肖全的心里,三毛是自由的——“三毛教会大家,‘我决定做什么’,我才是自己的主人。她的勇敢、独立,她的精神,她的文字,都是有生命力的,值得一直被更年轻的一代传承下去。”

黄桷垭有一句民谣,“黄桷垭,黄桷垭,黄桷垭下有个家;生个儿子会打仗,生个女儿写文章”。当年谁能想得到呢?这个从小小的黄桷垭走出来的女儿,将掀起一股流浪文学的风潮,激励万千女性关注自我、探寻生命的意义。

亲爱的三毛,你潇洒不羁,浪迹天涯,爱恨分明,随心所欲,你是盛开的黎明之花。

假如你在的话,也75岁了。

你离开的第27年,花又开了,花又成海,我们在你的文字里,找到繁花似锦,看见了蔚蓝的海水,你呢?你还好吗?有没有找到荷西?

愿现在的你快乐,愿读三毛的人爱自己,也爱生活

作品标题 亲爱的三毛,我们去你的南山故居,找到了那棵黄桷树

参评项目 全媒体

作  者 龚正星

责任编辑 林文

刊播单位 新女报

首发日期 2018-10-22

刊播版面 第13版活动

作品评价

本文以细腻、活泼、生动的文字,借三毛亲友的口吻,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三毛形象,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三毛故事、三毛的重庆记忆。

采编过程

记者全程随访,陪同三毛家人及亲友探访南山黄桷垭故居、举行书店分享会,获得一手信息与资料;并以读者的视角,与三毛展开跨时空对话,抒发对一代文化名人的怀念。

社会效果

通过文章,塑造三毛“重庆女儿”的形象、探访三毛与重庆这座城市的文脉联结,具有显著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全媒体传播效果

本文在新女报官方微信发布,在新女报读者群引起广泛传播、讨论;此外,新华网和概念98等自媒体对本文内容进行转载、借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