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土路“溜滑子”一溜就是十几米
2025年10月24日
陡坡土路“溜滑子”一溜就是十几米
大龙门组,因位于大龙门山上而得名,山高坡陡,早年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
“从九道河盘上来,都是土坡坡,陡得很。”熊朝付一边在灶台上忙碌着,一边和重庆日报记者闲话家常,“屋头种点苞谷、洋芋,要扛到芩龙老街去卖,换点磷肥、尿素再扛回来。”熊朝付清楚地记得,从大龙门组到芩龙老街,步行往返超过5个小时。
不仅如此,羊肠小道在雨天更是泥泞湿滑,肩挑背扛着重物的村民,时常在小路上滑倒。
“溜滑子,一溜就是十几米。”大龙门组的村民,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溜滑子”留下的伤疤。
10年前的初秋,一场秋雨后,山路湿滑。
熊朝付和老伴一人扛着一袋洋芋下山,准备到芩龙老街赶场。
“两脚都是泥,人都站不稳。”一不留神,熊朝付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到了泥地上。老伴伸手拉他没拉住,一个趔趄,两人像坐滑梯般顺着山势下滑。
所幸的是,滑了20多米后,熊朝付拉住了坡上的一棵杉树,并用身体将老伴挡住,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但两袋洋芋却全都滚落山谷,捡不回来了。
“捡条命就不错了,洋芋丢了就丢了。”命捡回来了,熊朝付的右小腿上却留下了一道十几厘米长的伤疤,“遭石子划了。”
类似的经历,让大龙门组的村民心有余悸。而一旦下雪,村民就根本无法出行,这个高山上的苗家寨子,会在近3个月的冬季里与世隔绝。
村民世代在大龙门山上繁衍生息,大龙门山却也成了村民无法跃过的“龙门”,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