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之变 一个深度贫困村吃上旅游饭

1.交通之变 一个深度贫困村吃上旅游

见到赵本坤时,他正与妻子在自家农家乐招呼来吃午饭的客人。这天中午他们迎来三桌城里的游客,夫妻俩忙前忙后,笑容灿烂。

赵本坤是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人,2016年,他带着外出打工挣得的收入回到家乡开农家乐,本是想当作一份“副业”简单经营。但今年,他决定再也不出去了。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村里正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通交通瓶颈,他想在家乡找到自己下半辈子的事业。

和巫山的许多偏远山村一样,多年来因为道路不通,地势险峻,安静村始终与“偏远”这个词紧紧捆绑在一起。闭塞的信息、单一的产业,村民们被贫穷和落后死死地扼住命运的咽喉。

而双龙镇,更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穷,是因为安静村处在高山峡谷之中;但脱贫的希望也蕴藏在这些高山峡谷之内。

双龙镇党委书记易前聪告诉记者,双龙镇虽山多且陡,但是具有独特的高山峡谷风光,又有大宁河流过,加之地处国家AAAAA级景区小三峡腹心地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安静村,拥有云顶、鱼头湾两大自然原始的风景区。

在安静村村支书赵长保带领下,记者沿登山步道前往鱼头湾景区。从山上向下望,不仅可看到鱼头湾全景,还可俯瞰部分小三峡美景。

修路,作为双龙镇脱贫致富、发展旅游的头等大事,被提上日程。

全镇原有443公里泥巴路,5年前硬化率只有15%。这一年多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目前硬化率已达到50%,仅今年就要硬化120公里路,到年底硬化率达到75%,实现每个社都通硬化公路。其中,安静村今年新修公路9公里,硬化道路21公里,已实现社社通。

对外,巫山县正紧密开工,计划打通三条隧道,修建从巫山县城到大昌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路80%的路段都在双龙镇辖区。”易前聪兴奋地说,高速路2020年建好后,从巫山到双龙镇能从现在的2个半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不止如此,这条路还是一条旅游景观路:游客从县城出发前往双龙镇,在钱家坝下道后,可体验空中悬崖观光。坐车不到20分钟就可到达安静村,一赏鱼头湾美景。

公路通了,脱贫致富的思路也活了,被大山和观念阻隔的山村不再因循守旧。“以前就算你说成一朵花儿,看到这条泥巴路,老板都会打退堂鼓,现在我们出去招商引资底气足了!”易前聪说,镇里决心大力开发境内旅游资源,打造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立体经济,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今年,镇里已引进史上投资最大的两个旅游项目——耗资8000万元的天鹅湖和大宁河沿岸滨湖休闲度假亲水旅游线路,以后将与安静村的几个景点串成一条旅游环线。

在旅游与交通利好刺激下,2017年,双龙镇增加36个农家乐。赵本坤告诉记者,他准备再投入几十万元,将农家乐升级为“森林人家”,后山搞配套,前院种花草,顶楼加装一层增加十来个房间。

很快,安静村就将变得不再“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