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只“独角兽”在哪里?
如今,重庆曾经唯一的一只“独角兽”“毕业”了,下一只什么时候能出现,将会是一只什么类型的神兽?
从重庆市科委提供的拟培育“独角兽”企业名单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一斑。
记者从名单中了解到,重庆目前有两家企业有尽快成为“独角兽”的潜质,一家是重庆中科云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一家是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化工”)。
在人脸识别领域,云从科技正初露锋芒。
这家公司还很年轻。据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孵化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目前,它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第一大供应商,全国50多家银行已采用该公司产品,在安防领域,公司产品已在22个省上线实战,在民航领域,产品已覆盖80%的枢纽机场。其主要业务在人脸识别的基础上,已往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方面发展,不断拓宽自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域和级别。
“快速成长”这一特质,在云从科技的发展历程中也十分引人注目。云从科技战略规划部副总监周吉祥2016年7月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跳槽到云从科技,他刚进公司时,全公司只有100人左右,销售收入只有不到4000万元,两年不到已发展到430多人,销售收入达到3亿。
“几乎一年一个飞跃,一年一个质变。”周吉祥说,如今公司的估值已达到50多亿元,预计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能突破10亿美元,达到“独角兽”企业的标准。
“独角兽”的萌生,并不容易。
满身尽是黄沙,晚上睡的是活动板房,风一大,板房都被刮走了。忙了一宿还没来得及合眼,新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华峰化工总经理助理谢毅如今时常能想起七八年前公司刚成立时的景象。
华峰化工有望晋身“独角兽”的秘密武器是一种白色的晶体粉末——己二酸。
己二酸主要用于制造尼龙66纤维、尼龙66树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合成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药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先进制造业对于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纤维的需求大量增加,带动了己二酸市场迅速增长,但之前己二酸长期依靠大量进口,存在较大的缺口。
随着华峰化工己二酸项目的建成并投产,重庆地区具备了完整的聚酰胺和聚氨酯原材料产业链,这对下游汽车、电子、纺织、制鞋、制革、食品等行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形成产业集群,构成有特色的重庆化工新材料产业板块。
如今的华峰化工,己二酸总产能达到54万吨,系世界上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
成长与创新,让我们从这两家企业身上看到了成为“独角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