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起来的柔软
搜救犬中队在安宁市浸长村山窝里的一片斜坡上,现有35只犬,其中16只是执勤犬,退役的6只搜救犬,都在这里养老。
搜救犬通常半岁到1岁开始正式进入训练,每天至少4小时,一周双休。服从训练、箱体搜索训练、环境训练、体能训练、野外搜索训练等各种课目排得密密实实,训导员根据进展,每周都会调整课程表。
刘世伟说,十多年前,小虎和银虎那一代功勋犬,训练量比现在大很多,每天8小时,练得很苦,所以它们那一代伤病缠身,前肢肘部在两三岁就磨出厚茧。有的骨骼和关节磨损严重,银虎背上就有骨质增生,下雨天或者寒气太重,都会疼得呜咽,像在哭。
春天正是读书天,所有的搜救犬都在加紧练习。我藏进一个半人高的搜救箱,箱门下部有一个拳头大的透气孔。刘世伟给我一只小玩具球,关上门。训导员牵着搜救犬过来,一排搜救箱,搜救犬一个个箱子嗅探过来,走到我面前,鼻子在透气孔闻了一秒,立即发出警报,高声吠叫,我把球从孔里扔出去,是一种例行奖励,它高兴地咬住玩了几秒。
这是日常训练的一种,成功定位的奖励只是让它咬着球玩几秒,训导员就会迅速收走,没有我们想象的零食鼓励:“搜救犬没有任何零食,吃饭都是定时定量。”刘世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搜救犬不是宠物犬,纪律,服从,工作,是它们的一切。
也有情感。但情感是包裹在严厉的规矩中间那一小块不易觉察的柔软,训导员都尽量回避,不去碰它。
合成顺以前在支队站岗,后来主动要求来搜救犬中队。他喜欢狗,这里所有的训导员每年都要打狂犬疫苗,他不怕。
他的狗叫小伙,7岁多,是个“狗精”,聪明到可以嗅出他的情绪。合成顺心情好,它会抱着他的腿撒娇,心情不好,它就规矩地坐得笔直。六七十斤的狗子,生病了输液,要训导员抱抱,头在人手上蹭来蹭去表达它的依赖。
合成顺会在休息的时候,搬个小凳子坐到犬舍里,打开手机看电影,狗趴在他脚下,时不时用鼻子蹭蹭他的脚踝。
刘世伟照顾银虎,还训练着另一只执勤犬祥云。祥云是马犬,很机灵,只要给它穿上执勤背心,套上牵引绳,它马上就明白战斗开始了,不要人指挥,它自己会跳上执勤车。
祥云最近一次执勤,是2016年春天,一个在建工地垮塌,地上全是水泥砂浆,深到淹没人的脚踝。刘世伟牵着它搜救到深夜,水泥块深深嵌进祥云脚掌的缝隙里,回到中队,刘世伟打着电筒查看,水泥已经凝固在祥云脚掌的肉上,只能用力抠下来,每抠一块,祥云的皮肤就掉一块,它呜呜叫,刘世伟觉得像在抠自己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