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 “一城两轴三片十一廊道”
内畅外联交通大网络的构建,巫山旅游将实现华丽转身,形成真正的大旅游格局。
按照巫山县委、县政府制订的全域旅游规划,将把全县295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一个国家公园、重要旅游目的地来打造,明确提出构建“一城两轴三片十一廊道”全域旅游新格局。
“一城”即依托“两江四岸”及琵琶湖、凝翠湖两大湖泊,打造“红叶恋城”集散中心。
“两轴”即以长江为轴,打造世界级山水峡谷、高峡平湖、云雨奇观旅游精品带;以大宁河为轴,打造亲水观光、民俗风情体验和三峡腹地原生峡谷群落带。
“三片”即以神女景区南北环线为核心的东部神女文化旅游片区;以小三峡、当阳大峡谷为核心的北部峡谷群落旅游片区;以龙骨坡遗址、大溪艺术小镇为核心的西部远古科考旅游片区。
“十一廊道”即打造集交通串联、旅游服务、休闲观光于一体的11条旅游景观廊道。
到2020年,巫山县将形成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女景区、当阳大峡谷3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一大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旅游景区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中,巫山充分挖掘“神女文化”和“巫文化”,下足了“绣花功夫”。在神女景区北环线沿线的观景平台,融入了“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相守”等元素打造的巨型手势雕塑即将与游客见面。
在通往巫山机场的公路上,沿线的山坡立面将围绕巫山的文化进行设计,旅客站在步道上可远望巫峡、奉节夔门的景色,体味浓浓的“巫文化”。
李春奎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巫山来讲,发展旅游是立足“两点”、建设“两地”、实现“两高”的题中之义和必然之举,是赢得优势、赢得主动的当下之需和长远之策。随着交通瓶颈的不断突破,巫山旅游业的发展也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巫山人正发扬钉钉子精神,从战术上精准发力,大刀阔斧打造巫山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到2020年,旅游产业将成为巫山县战略性主导产业,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效益70亿元,景区购票人数突破160万人次,旅游业对全县GDP的综合贡献率达15%以上,旅游新增就业占全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
李春奎说,历史长河中,巫山旅游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般独特;走进新时代,巫山旅游正经历“桃红李白竞争妍,万山磅礴看主峰”的考验;展望新征程,巫山旅游如“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般可期。
作品标题 看巫山如何变“金山银山”
参评项目 参评策划
作 者 张莎 蒋艳 李琅 李析力 刘艳 唐彤东
责任编辑 管洪 李鹏 张莎
刊播单位 重庆日报
首发日期 2018-07-19
刊播版面 第4版
作品评价
这是一次“深层次”的走转改策划。既深入基层抓住鲜活的事例、生动的细节,又对新思想、新观点、新突破进行了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报道,兼具思想性和高品质。
采编过程
确定到巫山县挖掘交通给旅游带来的变革后,采编人员深入巫山三天时间,强化“精品意识”深化“走转改”,前后走访十余个点,最终确定以“大交通激活大旅游”为题拟稿。每晚采访结束后,采编人员都坐在一起商议如何入题、成稿,稿件几易而成。
社会效果
这次策划证明,有思想、有价值的传播才是有影响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