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长的“摔跤计划”

校长的“摔跤计划”

自从看过电影,队员们便开始把“摔跤吧!校长”挂在了嘴上。

对此,王平仲有点小得意。3年前,这里的孩子还不知道打架和摔跤的区别。3年后,这里出了8个国家一级运动员、15个国家二级运动员和33个市级比赛冠军。

王平仲其实不会摔跤。2015年初,上级考虑到他年过半百,将其从更加偏远的云阳沙陀中学调到距县城1小时车程的红狮中学,同时期望王平仲能把这所当时全县排名倒数的中学办出特色。

红狮中学地处农村,留守儿童、贫困生超过七成。因条件所限,很多孩子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想要通过文化考试改变命运,太难。

但农村娃儿吃得了苦,搞体育容易上手,一旦出了成绩,升学、就业更占起手。按照高校招生政策,只要学生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就可通过高校对“国家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招考试,进入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

王平仲原先在沙陀中学有办举重特色学校的经验,这一次,他想到了摔跤。

当时的红狮中学,没钱、没教练、没队员。怎么办?

王平仲想尽办法,才从县里“化缘”要来20万元专项资金,总算迈出了实施“摔跤计划”的第一步。

没教练,王平仲通过“老关系”介绍,认识并相中了前市运动队队员向乙烜。此时向乙烜已退役,在一家押运公司做保安队长。王平仲“神奇”地说服了他到学校任教,谈好的“身价”仅相当于向乙烜当时收入的一半。半年后,他又如法炮制,将前国家队运动员,当时已在另一个区县担任教练的李学奎挖了过来。有人疑惑,这是如何办到的?王平仲的解释很简单,有些东西,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没队员,王平仲陪着教练们对全校1500多名孩子进行逐一挑选,相中了16名身体素质不错的队员。人数不够,他又带着教练走街串巷,发现有潜力的苗子就主动上门做工作

包吃住,免学费、训练费。面对王平仲开出的优厚条件,家长们将信将疑地同意了他的请求,几十名孩子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摔跤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