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院发函查询孪生文件真假 彭水县政府声称两份文件均真实

市高院发函查询孪生文件真假 彭水县政府声称两份文件均真实

因为这份文件涉及1.4亿元农行贷款是否合法,2018年5月31日,市高院在审理彭水县农行诉海天公司要求归还贷款时,专门向彭水县政府发出渝民申〔2017〕2383号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查询并核实《彭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民营企业水电站已建和在建项目水电工程设施抵押登记的通知》(彭水府发〔2011〕48号)文件的真实性。

让人意外的是,彭水县政府办公室向市高院回函,声称在同一个发文字号彭水府发〔2011〕48号下的两个文件均真实。

而在此前的法院一审、二审中,陈建兴方自始至终未向法庭提交该48号文件的证据原件。

据此,市高院最后判决海天公司终审败诉,必须承担归还前股东陈建兴等人从彭水农行抵押套走的贷款。

林志强说:“任何从事公文写作的公务员都知道,一个发文字号只能对应一个文件名,彭水县政府居然公开承认一个发文字号下面有两个文件,且均真实,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孪生文件到底如何而来?林志强的代理律师在调查彭水农行贷款案时,发现一份该孪生文件的复印件上,有一名叫张旭的领导签批:“此正文经请示原县长陈航同意,故特事特办,予以办理。”署名日期是2017年6月23日。

记者采访获悉,签名的是县政府前调研员张旭,当时是分管水电项目的县领导,如今已经退休,联系不上。而陈航曾经在2009年开始担任彭水县长、县委书记,但2013年因病去世,已无法对质。

林志强认为,从张旭的签批以及彭水县政府回复市高院的答复可以看出,这个孪生文件的诞生实际上就是彭水县部分官员滥用职权,特事特办,用公文套号等虚假文件帮助当时的海天公司从银行获得了巨额贷款,最终导致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并造成投资者数亿元的投资损失。

从2014年发现骗局开始,龙门峡水电站就一直停工至今,项目没有完工,也没有发过一度电。而等待两位投资者的,除了已经被骗的近9000万元收购款之外,还有彭水县农行上亿元贷款需要偿还。“噩梦也许才刚刚开始。”这位来自福建的商人说。

作品标题 水电站收购骗局背后的孪生公文

参评项目 通讯

作  者 范永松

责任编辑 刘一柏

刊播单位 重庆晨报

首发日期 2018-07-22

刊播版面 第4版深阅读

作品评价

结合全市民营经济大会的召开,改善投资环境越来越重要。

本文以彭水县一起招商引资引发的水电收购诈骗切入,展现了一个骗局背后的地方政府公文管理失控,以及由此导致的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和政府失职渎职行为,题材鲜活重大,证据确凿,行文冷静,论证严密,是当下舆论监督越发困难时期的一条重要的舆论监督报道。

采编过程

记者通过历时一周的采访调查,搜集证据,并走访了彭水县相关当事人和政府部门,完成了孪生公文出炉背后的经过调查,揭示了造成一个公文号居然出现两个孪生公文怪象背后的原因。

社会效果

稿件见报后,被国内各大新闻网站社会新闻版块重点转发,成为当日最显眼的一起社会调查新闻,大大提升了重庆晨报和上游新闻的知名度。

稿件引起彭水县官方高度重视,彭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亲自带队前往重庆晨报,对稿件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沟通说明,并承诺立即进行调查整改。稿件对地方改善投资环境进行了有力监督和促进。

全媒体传播效果

上游新闻阅读量达4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