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共识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谋划与行动

2.达成共识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谋划与行动

安静村之于巫山,正如巫山之于重庆。

安静村的蝶变,正是巫山县“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全力打好“三峡牌”的一个缩影。一手抓旅游,一手抓交通,让旅游和交通同频共振,已成为县委、县政府的共识。

站在即将通车的神女景区北环线公路上,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遥指远方。但见群峰起伏,白云徘徊,一江流碧,宛如仙境一般。“巫山的山水便是巫山县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李春奎说,近年来,巫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三峡红叶节也成为新的旅游品牌。

在李春奎看来,一方面必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把巫山壮美的大山大水转换为发展中的真金白银;另一方面,要在交通上狠下功夫,尽快补齐短板,对外打通外部交通“大动脉”,对内疏通内部交通的“毛细血管”,让快捷的交通激发旅游业的内生动力。

巫山县县长曹邦兴介绍,今年巫山县要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效益60亿元,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现代化旅游城市。

具体来说,就是打好“六张名牌”,建成“六大目的地”。一是打好“三峡牌”,建成国际知名全景体验旅游目的地;二是打好“红叶脆李牌”,建成国际知名康养度假目的地;三是打好“神女牌”,建成国际知名爱情旅游目的地;四是打好“两遗牌”,建成国际知名探秘溯源目的地;五是打好“云雨牌”,建成国际知名电影取景和摄影写生创作目的地;六是打好“山地牌”,建成国际知名户外运动首选旅游目的地。

围绕这“六张名牌”“六大目的地”,巫山县三年的交通建设提升行动全面铺开。未来三年,将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00亿元,基本建成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