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好“接力棒” 重庆人要跑出“好成绩”(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激发了重庆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就是这场接力跑新出发之时。3000多万重庆人,要拿好“接力棒”,跑出“好成绩”。
长江航运史上唯一一位女总船长王嘉玲:
改革开放让长江水运快速发展 培养航运人才交好“接力棒”
“4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昨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出现的这段话让60岁的王嘉玲激动不已。
作为中国长江航运历史上唯一一位从水手一步一步走到高级船长的女总船长,投身航运事业已42年的她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更是水运交通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从水手到女船长
1976年12月,怀揣着船长梦的王嘉玲正式上船成为水手,两年后,改革开放开始实行时,她是同批上船女水手中唯一坚持下来的人。
“从水手做起,成为长江上的女船长,是那时最大的梦想。”王嘉玲一边向老船长虚心学习,一边刻苦发奋自学,没有在专业学校系统学习过船舶驾驶的她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在三峡成库之前,川江航段上礁石密布,航道狭窄,滩多水急,河床弯曲,船舶发生触礁、搁浅、碰撞事故也非常多。特别是西陵峡,暗礁泡漩,滩上有滩,被称为“绝地”。
当同事们都在休息时,王嘉玲躲在船舱里背地名、记旗语、认信号,学习各种驾驶专业理论,写下了50多万字笔记,将当时重庆至上海2400公里航线上的上万个航标、3000多处暗礁险滩熟记于心。
1981年,王嘉玲考上三副,1983年当上大副,1988年考上船长,1991年正式当上船长。
从4000万吨到25亿吨
“改革开放40年,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航运事业的飞速发展。”提起这40年来的变化,王嘉玲感慨万分。
改革开放之初,长江航运量不到4000万吨,而去年干线货物通过量已经突破25亿吨。
川江航道,重庆至宜昌航段,从弯曲狭窄、滩多水急、礁石林立变成了库区一级航道,通航能力大幅度提升;船型种类在散货船、客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集装箱船、化危品船、滚装船等,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货船由200吨、500吨、800吨、1000吨驳船,船队下行最多3000吨、上行最多2000吨,变为5000吨、8000吨乃至10000吨自航船。客船由500吨、1000吨、最大3000吨级代步工具变成旅游船和万吨级豪华邮轮。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黄金水道潜能不断释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
重庆水运快速发展
21年前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王嘉玲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会,见证了重庆的直辖。
“这些年重庆水运得到了快速发展。”王嘉玲回忆说,直辖后,重庆启动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打造,加之三峡大坝成功蓄水至175米,使重庆库区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重庆水运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化的大型码头不断涌现,集装箱码头实现了从无到有;运输船舶向专业化、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船舶总量也迅猛增加;集装箱运输多年来更以30%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因缘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在观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后,王嘉玲感叹道,自己这代人遇上改革开放是最大的幸运,长江水运还要靠后来人继续努力。
从总船长的岗位退休后,王嘉玲又被聘为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顾问,为长江航运事业发挥余热。她现在的任务是培养航运人才,指导帮助下一代航运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成长,“交好‘接力棒’。”
重庆高速集团建设管理部总经理王文广:
“对于我们修路人来说,接力棒如今就在我们手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下一个接棒人跑出好成绩!”昨日,王文广在收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后激动地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所有基础设施建设者们为之振奋,他们也将从重庆第一批高速公路加宽工作入手,为未来的重庆高速建设接力者们跑出好成绩。
公路成网,让他们激动不已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肯定了各行各业的杰出贡献,对于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激励与鼓励。”王文广说,总书记在提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时,说到了“公路成网”,“作为修路人,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王文广曾是重庆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技术处工程师,毕业于重庆大学土岩结构专业,参与了“华夏第一洞”中梁山隧道的建设,也见证了成渝高速的顺利通车。
也就是成渝高速通车前后,重庆开始计划修建第一条环线高速公路,“重庆交通部门的领导那时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条环线高速修成六车道,而在那时,全国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是六车道。”
直辖前夕,重庆的高速建设已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当时渝长高速与川黔高速(现渝黔高速)已开始规划建设,这两条高速的建成,就能够实现上桥—童家院子—界石的半环线结构,只要再修一条界石至上桥段的“南半环”,就构成了重庆内环高速。
2002年,重庆内环高速公路全线通车。2010年,内环高速公路改名为内环快速公路并取消收费。
做拓宽重庆首批高速公路的接力者
王文广说,对于修路人来说,需要为未来的接力者做出更多的贡献。
王文广介绍,2007年,重庆直辖10周年,那时重庆高速里程达到了1000公里,去成都、贵阳更加便利。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动力下,重庆高速发展也越来越快,2010年2000公里,2017年3000公里,如今规划的4000公里也计划于2022年实现,2025年预计将达到5000公里。
不过,如今的接棒人也发现,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重庆第一批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成渝高速的部分路段每天都会拥堵,我们既是建设者也是接棒人,就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带给未来的接力者新思路。”
王文广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加快了对成渝高速加宽工作的进程,只为以后能够为未来重庆修路人的工作提供新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我们希望成渝高速的加宽能够成为具有参考性的工程。”
整条高速路段都要依照环境来研究
“成渝高速重庆段是按照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的,车道都是四车道。”王文广说,要把四车道加宽到八车道,就需要对每一段路进行研究。
成渝高速公路上,有两座隧道为人所熟知,一座是中梁山隧道,一座是缙云山隧道。“如今中梁山隧道的改造工程已经完成。”通过改造,中梁山新老隧道形成全国最长的双向四洞八车道隧道群,日均通行量可达15万辆。
缙云山隧道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中梁山隧道临近城市,车速也都不会太快,这种通过修建独立隧道来拓宽车道的方式比较合适。”王文广介绍,如果缙云山隧道也采用同样的模式,就会在行车安全上存在风险。因为在该路段的车速基本都在100公里/时,甚至达到120公里/时,如果修建独立隧道,高速路就会分道,如果驾驶员在进隧道时犹豫,就可能带来危险,“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
不过,王文广对成渝高速的加宽工程大有信心。“在就地加宽的情况下,我们目前所需要加宽的区域,在30年前建设时就已经完成了征地工作,这或许就是老一辈接力人为我们提供的便利吧。”
重庆社科院研究员康庄:
跑好“接力跑” 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
“跑好‘接力跑’,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昨日,在集中收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后,重庆社科院研究员康庄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称。
要跑好接力跑 首先要有所坚持
康庄称,要跑好“接力跑”首先要有所坚持。
“过去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要跑好这场接力赛,跑出好成绩,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要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
康庄说,就重庆而言,“重点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对重庆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提升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同时,还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
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重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开放大通道的作用,努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格局。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则要切实推进各项行动计划,增强“四个自信”,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