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8岁我就干这行,没人比我更熟悉林场”——雪下面哪里有个坑,哪里有树干横着,黄泽辉都知道
那天夜里,大雪纷飞,林场的积雪没过膝盖。
雪夜里,黄泽辉带着一袭风雪,推开了家门……
这么恶劣的天气里,他干啥去了?
原来,一天前,官山林场管护站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卫星遥感监测发现重庆与湖北交界处出现了一块“天窗”,疑似有人在深山里种植罂粟,国家林业局委托市林业局派人去核实情况。“天窗”所在的区域临近湖北省竹溪县双桥乡,从林场管护站所在地到那里单程超过30公里。官山林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12月时早已是冰天雪地,茫茫丛林里的羊肠小道被冰雪深埋。这无疑是个异常艰巨的任务。
黄泽辉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
“不到18岁我就干这行了,没有人比我更熟悉林场。”1987年,黄泽辉接替过世的父亲,成了原红池坝飞播造林管理站千子扒播区一名临时护林员。在30年的时间里,千子扒播区几经更迭,成了今天的官山林场;林场的护林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黄泽辉一直在坚守。
一起去核实情况的还有邓承涛和何久文。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三人就出发了。
羊肠小道上的“杠子雪”(指从高处被风吹到低洼处堆积的雪)已没过胸口,视野里除了树只有雪。三人在茫茫林海雪原里艰难跋涉着,眉毛上挂着冰凌,结冰的裤管如石头般又硬又冷。
走着走着,邓承涛觉得胸口发闷、脑袋发胀,眼前一片迷茫,耳边却传来黄泽辉的一声大吼:“留神,这雪下有个坑。”
邓承涛使劲摇晃着脑袋,定了定神,从胸前捧起一把雪搓在了脸上。
走在最后的何久文,不时抓过一把雪塞进嘴里,冰凉刺骨的感觉,让他保持着清醒。
“坚持住,马上就到了。”黄泽辉给两人鼓劲。
一路艰险,黄泽辉对所经之地了如指掌。“雪下面哪里有个坑,哪里有树干横着,他都知道,简直神了。”回忆往事,邓承涛和何久文一脸崇拜。
“林场的旮旮角角他都熟悉。”林场场长佘大斌也不无感慨地说,经年累月在官山林场摸爬滚打,让黄泽辉成了最熟悉林场93831亩森林的人。
经探查,那块“天窗”只是一大片茅草被积雪覆盖后在卫星照片形成的反光区域。当天22时,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人平安回到管护站。
田第美记得,那天夜里,带着一袭风雪回家的黄泽辉,也带着一身疲倦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