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
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11月17日,北京,国家博物馆西侧广场巨型的红色花坛之上,“伟大的变革”五个大字巍然矗立。时值周末,前来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群众络绎不绝。记者采访到几位与重庆相关的观众,请他们谈谈变革的重庆。
重庆的投资环境让他心动
“重庆成立直辖市后发展太快了。”在第三展厅“关键抉择”,一名中年男子指着墙上的重庆夜景照片,与友人交谈。
说话人叫魏翔茂,是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如此关注重庆,与在重庆发展的商界朋友不无关系,“好友一直想拉我入伙去重庆投资,请我去重庆考察过几次。”
魏翔茂对重庆的印象是:产业配套能力日益增强、市场潜力可供挖掘、政府办事效率较高,是一座开放、包容、自信、充满活力的魅力之城。他说,重庆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敞开大门,自己很为这一良好的投资环境心动。
“改革犹如大潮奔涌,由此可见,重庆并没有辜负党中央的关键抉择。”他说。
重庆成为她最爱的旅游目的地
在“大美中国”影像长廊,几乎每一位见到长达数十米的24小时延时摄影视频作品——“长江经济带之重庆洪崖洞”,都会呼朋唤友拍照留念。
在此流连许久的郭蓉,刚结束在重庆的旅游。
“重庆现在是我最爱的旅游目的地。”郭蓉笑着说,今年5月,她在朋友圈见到“行千里·致广大”重庆城市形象宣传片后,就被深深吸引,与老同学们一合计,大家决定国庆节造访重庆,在重庆庆祝相识20年。
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火辣美食,郭蓉告诉记者,一周时间,他们还没把重庆逛够。
见到长廊两边播出的渝中半岛和江北嘴美景,郭蓉掏出手机拍摄了好几段小视频,又发送到同学群里,“我们再重温一遍重庆最美风情。”
她是重庆交通变迁受益者
展馆内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域,记者在“我爱我的家乡”互动项目旁见到,一个年轻女孩给重庆点了好几个赞,她是在北京打拼的重庆巴南人周潇。
周潇告诉记者,观展下来,她感受最深的就是重庆基础设施的日新月异。
“有张图片是黑山谷农村公路,其实我也是农村公路的受益者。”原来,周潇家住巴南云纂山,山上风景秀美,她的父母在10年前就想开农家乐。只因家门前是土路,小车开不进,农家乐计划搁浅了。
5年前,周潇家门前的公路硬化了,不久后,家中农家乐正式开业,因为妈妈做得一手好菜,加上交通方便,周末常常爆满。
家中农家乐不错的收入,让周潇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在北京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