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例涉外器官捐献成功实施——他的生命在5个中国人身上得到延续
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菲利普,你的生命在5个中国人身上得到延续!”6月11日,市红十字会向重庆日报记者披露了于5月9日成功实施的重庆首例涉外器官捐献背后的跨国爱心故事。
5月9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任教的澳大利亚籍英文老师菲利普(PhillipAndrewHancock)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经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严格的医学评估,确认菲利普完全符合器官捐献的条件。
在澳大利亚驻华总领事馆和西南大学翻译人员的协助下,菲利普的父母详细了解了中国器官捐献的法律条款、捐献政策以及捐献流程,并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法律手续。全家人共同作出了捐献菲利普眼角膜、肝脏、肾脏、心脏、肺等器官用于挽救他人生命的书面决定。
当天,菲利普成功捐献肝脏1枚、肾脏2枚、角膜1对,他因此成为我市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献者。
菲利普捐献的2枚肾脏分别成功移植给了一名30岁左右的女士和一名40岁左右的男士;他的肝脏成功移植给了一名40岁左右的男士。目前,菲利普捐献肝脏的移植受者手术后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和食欲都已恢复正常;菲利普捐献两枚肾脏的移植受者手术顺利,未见明显的排斥反应,两位患者都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两名角膜移植受者已康复出院,视力已恢复正常。
至此,这位拥有大爱的澳大利亚年轻人共挽救了3名中国人的生命,让2名中国人重见光明。
日前,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通过微信转告给了菲利普的父亲。听到儿子捐献的器官已在5位患者身上得到了生命的延续,菲利普的父亲感到非常欣慰。他告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他是我们家最小的儿子,也是让全家最骄傲的孩子,让我们感到最自豪的是看着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然后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他说,菲利普一直是器官捐献的倡导者,在澳大利亚时就是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菲利普的父母表示,捐献儿子的器官,不仅帮助儿子实现了愿望,同时也让儿子的生命在5位中国人身上得到了延续,儿子的爱留在了他所热爱的中国,留在了重庆,他们为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据悉,菲利普是第七例外国友人中国成功实施器官捐献者,也是重庆市的首位涉外器官捐献者。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外国友人在我国实施器官捐献,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器官捐献体制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作品标题 重庆首例涉外器官捐献成功实施——他的生命在5个中国人身上得到延续
参评项目 消息
作 者 张莎
责任编辑 余虎 张信春
刊播单位 重庆日报
首发日期 2018-06-12
刊播版面 第11版综合新闻
作品评价
这是一篇“硬新闻”消息,稿子具备各类消息要素,采访扎实、行文精炼,宣传了正能量、鼓舞了人心。
采编过程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微信群上获悉“我市首例涉外器官捐献已成功实施”这一信息后,立即开展采访。从医院到红十字工作人员,不仅采访捐赠事实本身,还进一步了解几位器官受益者情况,形成完整的新闻链。
社会效果
稿件一经重庆日报首发,立即获得人民网、凤凰网、新浪微博等大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