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粤港澳1小时交通生活圈
2025年10月24日
实现粤港澳1小时交通生活圈
重庆日报记者:港珠澳大桥历时9年时间的建设,耗资上千亿。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珠江口建这座大桥?
孟凡超: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之后又一个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为什么要建这座大桥?我们先看看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伶仃洋半径60公里以内,有11个珠三角的大中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9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国家致力于将珠三角沿线打造成大湾区。如果这11个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经济圈,共同发展,未来这里会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成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重庆日报记者:有人说,港珠澳大桥让粤港澳1小时交通生活圈变成了现实。此话如何理解?
孟凡超:以前,珠江口上除了一座位于东莞的虎门大桥外,中间就再没有第二个通道。由于天堑的阻隔,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的陆路需绕行虎门大桥,导致珠三角西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如何真正激活这一地带,打破桎梏其经济发展的壁垒,进而促进珠三角沿线的提档升级,实现粤港澳1小时交通生活圈至关重要,这是建设港珠澳大桥最直接的目的。
我们从地图上看,港珠澳大桥从珠海抬起左脚、从澳门迈开右脚,一路向东伸向香港,形成一个大大的“Y”字。大桥建好以后,驱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时间将由以前的约3个小时缩减为约45分钟,让粤港澳1小时交通生活圈变成了现实,珠三角等沿线城市成为一个超级城市群,这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