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给林场做什么事,倒是给大家添麻烦了”——尽管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但黄泽辉从未向林场提过任何要...

“我们没给林场做什么事,倒是给大家添麻烦了”——尽管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但黄泽辉从未向林场提过任何要求

病房里,黄泽辉与重庆日报记者闲聊时,田第美就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望着黄泽辉的眼神里,满是关切。

患病之前,田第美是官山林场的炊事员。两人还在管护站前的空地上养了十几桶蜜蜂,一年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

“此前,田第美没有工作,2017年5月份林场聘用她为炊事员。”佘大斌介绍,黄泽辉为林场工作多年,收入不高,两个孩子又在读书,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在林场当炊事员,田第美一个月也有2000元的工资。另外,虽然燕坪离林场管护站路程并不远,但黄泽辉和田第美也是聚少离多。田第美到林场当炊事员,也解决了两人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

然而,刚上班1个多月,田第美就觉得胸口闷得慌,随后吐出一口鲜血。检查后发现,田第美的肺癌已是中晚期。

自那以来,黄泽辉就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隔一段时间就要带她到主城区的医院化疗,还要尽职尽责地做好护林工作。

从那时起,妻子的治疗费、药费,两个孩子读书的花销……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黄泽辉这个临时护林员一个人的肩上,“化疗一次就要5000元左右,家里已经欠了好几万了。”

尽管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但黄泽辉从未向林场提过任何要求。

“就连我们给他捐款,他都婉拒了好几次。”彭端华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为了让黄泽辉安心照顾妻子,林场将他的上班时间进行了调整,尽量让他有充裕的时间可以陪妻子到主城区进行化疗。此外,林场25名职工还为他捐款,少则500元、多则1000元,一共捐了19000多元。

巫溪县林业局还帮助黄泽辉在网络上发起筹款活动,共筹得善款29860元。

虽然,与高昂的治疗费用相比,这些钱不过是杯水车薪,但黄泽辉与妻子已经极为感恩:“我们没给林场做什么事,倒是给大家添麻烦了。”

2017年12月17日午后,结束第6次化疗的田第美,在黄泽辉的搀扶下,走出了病房。他们将回到已是白雪皑皑的官山林场,黄泽辉也将继续自己护林员的工作。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走了,我希望能埋在那片林子里,还能和他一起巡山护林。”田第美说这话时,一行泪,涌出黄泽辉深陷的眼眶……

作品标题 一位护林员的芳华30年

参评项目 通讯

作  者 张红梅 陈维灯

责任编辑 姜春勇 隆梅

刊播单位 重庆日报

首发日期 2018-01-07

刊播版面 第1版要闻

作品评价

文字细腻,人物故事真实感人,体现了基层普通群众的奉献精神。

采编过程

重庆日报编委带领记者,在寒冬腊月前往平均海拔近2000米的巫溪官山林场进行采访,后又随采访对象一起回到主城,采访其正在接受化疗的爱人。

社会效果

文章被众多门户网站转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巫溪各界纷纷被黄泽辉的精神所感动,并积极为其爱人的治疗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