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查>>>

走访调查>>>

乱象一:

日用商品应有尽有 导购收银各有分工

按照网友的报料,记者首先来到沙坪坝区三峡广场附近的沙坪坝正街,这里街道两旁分布着不少零售药店。

在知联大厦旁,一名为“同生药房”的医保定点药店生意看起来不错。记者一进门,便有几位热情的导购迎上来,询问需要购买什么。听着导购的介绍,记者观察发现,货架上各类日用商品应有尽有,牙刷、牙膏、肥皂、沐浴露、洗发水、卫生纸……整个药店布置得跟超市一般。

记者发现,很多在此消费的人,手里都拿着医保卡。有人指着一箱牛奶问导购:“这个牛奶能刷医保卡不?”“晓得可不可以哟,你去收银台问问。”导购答。

为搞清楚医保卡是如何起作用的,记者拿了一瓶洗发水去收银台准备付款。此时,负责推荐商品的导购也跟过来“叮嘱”收银员:“你就刷嘛,和平时一样。”

记者出示医保卡后,导购又迅速走向货架拿了两瓶洗发水出来塞到记者手里,称反正是刷医保卡可以多买几瓶囤着。收银员熟练地开着收据,随后将医保卡还给记者。

乱象二:

见人犹豫忙推销 明知违法却依然骗保

随后,记者又来到重庆大学B校区对面的一家善仁堂药房。这家店看起来很规范,货架上,处方药区、非处方药区等都贴着标签,在门口看不到有日用商品在售卖。但看不到不代表没有。在店员引导下,往店里走,经过处方药区、非处方药区,才看到生活用品区,货架上清晰地贴着“非医保卡刷卡”标签。

在这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挑选暖宝宝。她拿起一盒暖宝宝,问道:“这个能刷医保卡吗?”

“可以给你刷,但不要出去说,就说是用现金买的,不然发现了我们要遭。”该店员用手遮住嘴巴悄悄地说。

记者仔细观察,整个药店除了油、米、卫生纸外,还有牛奶、饮料等,将近1/3的营业场所卖的商品,都和药品无关。看着记者在货架前犹豫,该店员上前来拿起一瓶香油推销:“不用你真花钱,这里的东西,只要刷卡就能买。”

乱象三:

售卖商品价格多数更贵 单据明细开成药品

在药店售卖日用商品,是因为这些商品更便宜吗?为了搞清楚商品的价格,记者在多个药店随意购买或拍下了产品,并到沃尔玛、新世纪、永辉超市和网购平台寻找同款商品进行价格比对。最终,记者随意抽取的三种商品,超市或网络售价都比药店低。

在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一家名为康众大药房的定点药店,记者购买了一箱250mL×12瓶的特仑苏纯牛奶、一瓶红蜻蜓芝麻香油,总共刷卡88.9元。但在永辉超市里,同一款特仑苏纯牛奶仅售58元,较康众大药房便宜9.2%;同款香油网购仅售24元,较康众大药房便宜4%。

而在同生药房购买的售价98元一瓶的征服牌生姜养发止痒洗发水,网购仅售48元一瓶,药房里的价格翻了近一倍。善仁堂药房里售价25元的同一款10片装暖宝宝,在超市里仅售12元,价格更是差了一倍不止。

更让记者疑惑的是,明明买的是日用商品,但在药店开出的单据上,类别栏里却清清楚楚写着药店购药,单据上依次显示着医保卡号、药品数量、价格、金额。还没等记者开口,收银员便解释道,因为这是药店,收据只能开药品,他们开不了日用商品。

不等记者问清楚,一张开好的单据已经递到记者的手里,仔细一看,消费的纯牛奶和香油,在药店的单据上,瞬间变成了同样价格的鱼油软胶囊。在其他药店,收银员也均是同样操作。

医保部门>>>

对定点药店骗保零容忍 核实或解除协议

居民基本医保,是百姓在紧急情况下获得保障的救命钱。针对走访调查所见所闻,记者分别拨打了两江新区和沙坪坝区医保服务监督部门电话,将情况向他们进行了反馈。

两江新区医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药店在申请成为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时,都会签署一份《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书》,里面针对销售日用品、刷医保卡支付等均有详细规定。

该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该协议规定,定点药店不得使用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金刷卡销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外的商品,包括化妆品、日用品、主副食品等。

“若有以上行为,将视情节轻重暂停药店医保业务3个月,甚至解除定点协议。”该工作人员表示。

沙坪坝区医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对记者反馈的情况进行核实,如发现药房确实存在盗刷医保卡行为,则会根据医疗服务协议的相关规定,针对定点医药机构欺诈骗保行为实行零容忍,违法违规案件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开展专项行动 这些问题将被重点检查

事实上,重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行动早在今年9月便已开展。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截至10月底,全市专项行动共检查定点药店3281家,暂停网络结算204家(定点医疗机构56家,定点药店148家),解除定点协议9家(定点医疗机构2家,定点药店7家)。

11月底,市医疗保障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自查工作“回头看”行动,以查处欺诈骗保典型案件为重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具体来看,在检查督查内容上,将重点检查有案不查、查处不力和举报投诉问题较多的区县,重点复查国家医疗保障局及市委、市政府交办问题线索处理情况,重点核查市医疗保障局接收的举报投诉问题线索等。

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虚假宣传,以体检等名目诱导、骗取参保人员住院的行为;留存、盗刷、冒用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卡的行为;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的行为;虚记或多记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医疗服务设施费用的行为;串换药品、器械、诊疗项目等恶意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全市各区县还设立了“回头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和监督。

作品标题 进的是药店,买的是日用品,刷的是医保卡!定点药店骗保乱象调查

参评项目 通讯

作  者 黄宇 冯司宇

责任编辑 张一叶 康延芳 张译文

刊播单位 华龙网

首发日期 2018-12-21

刊播版面 华龙网首页小头条、“新重庆”客户端

作品评价

居民基本医保,是百姓在紧急情况下获得保障的救命钱。在2018年10月印发的《重庆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在450元基础上再增加40元。同时,早在2018年9月,重庆便启动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以查处欺诈骗保典型案件为重点,并明确提出接受媒体监督。

该调查报道以主流责任媒体的担当,从服务市民日常生活真实需求的视点出发,做了有温度、有担当、有价值的民生调查稿件,其调查结果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迅速正面回应,不仅为规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明晰定点药店责任建设做出了贡献,还传播了主流媒体的价值。

作为主流媒体,就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和镜鉴,引导社会同心协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同城媒体中,这一类型的调查稿件还不多见,其展现的正面价值和促进作用让人眼前一亮。

采编过程

选题的一个背景是:2018年11月底,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自查工作“回头看”,以查处欺诈骗保典型案件为重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如今,重庆居民通过全市覆盖的具有金融功能的医保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卫生室等可刷卡即时结算,着实方便了不少。但有网友向华龙网报料,市内一些医保定点药店在国家医保资金上动了歪心思,公然刷卡销售卫生纸、大米、食用油等日用商品,套取百姓保命钱。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观察了整个过程,发现药店人员存在盗刷医保卡行为,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并将情况与监管部门进行了反馈。稿子发布后引起了各区县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对涉事药店及时进行了处罚,并表示将对相关类似情况进行规范。

社会效果

2018年12月21日,稿件发布当天,两江新区医保管理部门联系华龙网,表示其对涉事的药店进行了核查,发现药店存在串换药品违规事项,两江新区医保部门随即对药店进行处理,责成该药店根据相关规定缴纳违约金,并暂停该药店的网络结算及医疗保险服务资格3个月。

同时,市医保局及时联系了稿件涉及区县,对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了解,并将相关处置情况向华龙网进行了反馈。

全媒体传播效果

稿件发布后,该调查在“新重庆”客户端上的点击量共计近10万次,不少网友在稿件下留言表达共鸣。人民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搜狐、腾讯等主要商业网站,大众网、东方网、红网等省级重点新闻网站进行了转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