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成砂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碎石成砂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驱车沿S202省道前行,记者在东河中游沿岸发现了两处写有“出售野生洋鱼”的牌子。

洋鱼是生长于东河内的珍稀鱼类,也称阳鱼。记者询问当地居民后得知,因为东河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今温泉镇至大进镇的东河中游,野生洋鱼已近绝迹。

“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挖砂,鱼类的生长环境被破坏了,洋鱼自然就少了。”在当地热心居民的指引下,记者在东河中游沿岸又发现不少采砂场。

然而,与东河下游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不同,东河中游因为水流速度较快,泥沙无法沉积,并无多少河砂能挖,那么这些采砂场堆积如山的河砂又从何而来呢?

“这是他们把河中的鹅卵石挖起来,用碎石机把鹅卵石打碎成砂的。”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如果夜里到此,就能看见各个采砂场灯火通明,碎石机发出的巨大声响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大量挖掘鹅卵石,让东河中游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在温泉镇与大进镇交界处,一处宽逾30米的河湾被挖出了大小近百个深浅不一的水坑。

第二督察组工作人员介绍,河床被大肆挖掘,不仅生态环境、鱼类资源被严重破坏,而且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据了解,在东河干流,建有东河大桥、郭家大桥、温泉大桥、白泉桥等交通设施,还有铁索桥15座,渡口19处,河道的乱采乱挖,给这些交通设施带来安全隐患。

此外,记者在大进镇至关面乡的东河上游河道内,也发现多个采砂场。当地居民介绍,以前河里还有娃娃鱼、水獭等动物,但现在已难觅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