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产满销 提质增效 重庆钢铁迎来产销“开门红”

满产满销 提质增效 重庆钢铁迎来产销“开门红”

在重庆钢铁今年上半年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以下数据指标:销售钢材294.3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0.9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5.45%、145.32%;完成利润总额7.63亿元,较去年同期9.99亿元亏损实现了大幅扭亏为盈……

重庆钢铁总经理、副董事长李永祥表示,经过司法重整后,重庆钢铁引进了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实现了技术、管理协同。企业目前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制度,真正依托和聚焦钢铁主业,从公司治理、产品结构、产线配置、工艺流程、成本控制、内部管理等方面重塑企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解决了此前企业存在的质量、效率和动力问题,实现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通过司法重整,新、旧重庆钢铁在原料采购方面的最大变化,是采购理念的转变。”重庆钢铁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吕峰表示,在采购理念上,重庆钢铁一改过去单纯追求采购价格最低的思路,转向追求全工序综合使用成本最低,以技术方案确定采购标准、由采购标准决定采购方案,并着手对全流程开展内部挖潜,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通过这一系列成本管控措施,重庆钢铁成本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同时企业炼铁、炼钢、热轧等生产工序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改善。

新、旧重庆钢铁的另一变化,体现在对产品的市场定位上。

四源合基金接手重庆钢铁后实施的“大手术”之一,是纠正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错配,将产品市场定位调整为立足重庆、深耕川渝、辐射西南。

在新的重庆钢铁管理层看来,重庆钢铁地理位置辐射川、渝及整个西南,未来该区域的建筑、汽车等用钢需求,都将是重庆钢铁重要的市场支撑。改变以往“全国最大船板钢基地”模糊定位,将产品定位瞄准西部、满足周边市场需求,才是重庆钢铁最现实的目标。

目前,重庆钢铁一方面大力推进钢材产品直销、直供、直发,另一方面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优化物流过程,降低运输费用,保证交货期,提高了周边市场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