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中秋前过堂

猪八戒中秋前过堂

2011年,农历兔年,对猪八戒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年头。

秋天到了,喜事跟着来:IDG决定投资猪八戒。你还想不到,协议在中秋节的前一天的傍晚最终达成。也许由于谈判太过艰难曲折,朱明跃都没有抬头望望中秋前的明月,没有看看那明月中有什么。

IDG的名头是特别响的。其实,早在2007年初他就接触过猪八戒,但当时认为猪八戒模式太超前,玩不了两年就会死。2010年底,IDG的一个投资合伙人来了重庆,他意外发现猪八戒居然还活着。他当时非常震惊。

IDG决定投猪八戒。为什么是666万美元?3个6并非迷信。

最开始谈成的价是600万美元,占股10%。朱明跃在北京和IDG的人谈完后准备回重庆,他在机场随意买了一本书——《创业不可不知的融资知识》,常识性的科普读物。他说,实际上常识性读物有时比高端读物来得好。朱明跃清楚记得: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很多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犯一个错误,对自己的公司的估值没有概念,到底是融资前估值还是融资后,一字之差会带来几百万的差异。“我当即算了一下,如果IDG占10%股份,那么该是投666万美元。少了66万美元。这后来是要值几个亿的。”

朱明跃不干了。他要求把66万美元加上去。当时双方只签了一个投资意向协议,还有谈判余地。

他约IDG的合伙人来重庆,晚上他们在两路口希尔顿喝茶,又一个必须熬的夜晚。朱明跃要求把金额改过来,合伙人坚决不干。“我非常执着,不同意就不准他睡觉,一定得答应,熬到下半夜三点钟,他实在憋不住了,他又太想投这个项目,最终答应回去帮我在IDG投委会上做做工作。”10多块钱买的书,给朱明跃带来了几个亿。从那之后,他买书都是大捆大捆地买。

合伙人回北京后,并未做通投委会的工作,最后只得喊朱明跃到投委会再次陈述猪八戒,相当于一次过堂。

朱明跃又来到IDG,他被安排坐在熊晓鸽旁边。熊晓鸽什么人?IDG资本全球董事长,中国投行神一般的人物。

朱明跃发现,他讲得泡沫横飞,熊晓鸽却睡着了,在打鼾!

“我当时要死的心都有。”

因为朱明跃认为投不投最终由熊晓鸽拍板。他非常失望地准备离去。但意外地,在他站起来的时候,熊晓鸽突然醒了,“他起身把我送到电梯口,叫我在楼下的星巴克坐一下,他们还有合伙人要和我谈。”

建国门中粮广场楼下的星巴克。IDG在楼上办公。“我现在走到那里依旧倍感悲凉。”朱明跃说。

“第一个来谈的人是李骁军,长期在美国。他约我吃午饭,我以为吃饭的时候,他会和我谈猪八戒,哪知饭都完了,他绝口不提猪八戒三字,倒是问我怎么做记者,怎么看博客,全谈虚的。我后来明白这是他考察的一部分。”

朱明跃回到星巴克开始喝咖啡。接着下来一位,告诉朱明跃:你不能要价666万美元,600万美元我们都要考虑。但朱明跃坚持自己的。“他们合伙人多,一会儿下来一个,像搞车轮战。我就是不松口。”朱明跃不可能忘掉那天的经历。下午,北京开始降风,他坐在星巴克外面,心被吹得哇凉哇凉的。傍晚,剩下他一人还坐在那里,IDG还有人要下来谈。“真的是秋风悲凉。我当时想如果我放弃666万美元,那么600万美元也将没有希望。”

晚上7点过,熊晓鸽终于下来了,和一位女士,提着一盒《山楂树之恋》电影宣传的月饼。他也是来和朱明跃喝咖啡的。朱明跃从午饭后喝到现在,已是一肚子的咖啡。

熊晓鸽说,我不是来给你谈价格的,是来给你谈谈我们的资源。

他马上给崔永元打了个电话:老崔啊,我们马上要投猪八戒,能否让猪八戒上一下星光大道。

接着,又给张艺谋打电话:老张啊,我们马上要投猪八戒,能否拍一部猪八戒的电影。张艺谋听得云里雾里。

管你老崔老张的,朱明跃只在意666。这时,熊晓鸽突然说了一声“OK”。

听到这个消息,朱明跃面无表情,他无喜无悲,“我真的被折磨得快死了,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像是在很深很深的湖里丢进一个小石子,湖面迅速恢复平静。”

当晚,与熊晓鸽一起下来的女士陪朱明跃观看了电影《山楂树之恋》,一部IDG投资的电影。或许她曾经当过知青,哭得一塌糊涂。一旁的朱明跃已没有心思欣赏山楂树下的爱恋,他的心早飞回了重庆。第二天就是中秋,想到可以和家人团聚,朱明跃顿时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

这次融资对猪八戒有里程碑意义,表明被主流所重。猪八戒也从一个草根创业公司长成董事会治理下的现代企业

猪八戒有钱了。团队有人兴奋,想法倏变,主张积极进取,花钱买时间、资源。一时嚣嚣哓哓。朱明跃异常沉静,他否定了这种太过履险蹈危的做法。他深知猪八戒的商业模式还未成功。他也知道,IDG之所以投猪八戒,不是因为猪八戒真的做得好,而是因为猪八戒是这个行业的第一,可以说,IDG投的是这个行业,这个品类。

朱明跃提醒团队,多照镜子,不要觉得别人给你钱,你就成功了,就可以挥霍,盲目扩展。他提出继续保守下去。“如果不保守,钱一用完,我们还是会死。到今天我依然天天有危机感,我的账上趴着20多个亿,我还是感到危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