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在鞭炮声中坚守的快递分拣员
上游新闻记者 杨野
王光珲分流快递货物。
2月15日,除夕夜,附近居民升空的焰火,瞬间将巴南区公路物流基地内的“京东亚洲一号”照亮。焰火熄灭后,四周黑暗,路上不见行人,这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周围商家,早在几天前,已进入休假模式。
黑暗中,一点灯光不熄,寻光而去,便是亚洲一号一区。
除夕夜,他们坚守工作岗位
物流货车进出不断,透过窗户,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来回忙碌。没有汤圆、没有酒席、没有晚会,也没有父母跟前儿女膝下,除夕夜,这群人坚守工作岗位。
记者经过层层批准,经过严格安检,得以进入亚洲一号,记录这群人忙碌的除夕夜。
巨型货品分拣传送带前,粗分拣员王光珲正在忙碌,不停将包裹按不同工序进行分拣,不一会儿,鼻尖便开始冒汗。
王光珲27岁,今年是他来京东亚洲一号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如今他负责分拣机的异常处理,以及整个现场人员调配工作。
一边介绍,王光珲一边在不同的工作台前忙碌。大型货品分拣机约有两三层楼高,分拣好的货品,被传送带分别运到指定岗位台前,江津、大学城、渝北、长寿……货物经过每一个标明地点的工作台前,就跳出相应的传送带,准确落进口袋。等一口袋货品差不多装满,王光珲马上扎紧袋口,推到下一层传送带,进入下一个工序……
王光珲时而三两步爬上楼,处理完楼上工作,又几步跑下楼。
刚处理完一大堆货物,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没来得及喝口水,一辆大货车驶达卸货港,货箱打开,满满一车货物。“这是成都发过来的货,得赶紧处理。”
确保进库货品第一时分拣出去
“春节前,包裹量大增,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同事们都必须时时在岗。放弃休息当然是常事,大家都理解。”王光珲说,春节期间,包裹量有所回落,但必须要有人值班,确保进库货品能第一时间分拣出去,确保消费者的包裹准时准点送达。
随王光珲站上最高层,环视整个一区内,百余名工人都在自己的点位忙碌,“大家都一样,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明天这批货就会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就是我们春节加班的意义所在。”
6点上班,如果顺利能在凌晨3点半下班,但是如果货品增多,则要凌晨5点。正忙碌间,妈妈从老家荣昌吴家镇打来了电话,王光珲温柔地与妈妈通话,但手里活太多,他不得不很快便挂断电话。
“得知我要加班,女友也提前回家乡了。”王光珲说,虽然有一点不情愿,但女友还是理解他。他们两人计划今年完婚,再为工作打拼两年,就要宝宝。值完春节两天班,他才能赶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目前不考虑其他,站好春节这一班岗。”
凌晨零点,鞭炮与烟花达到高潮。与王光珲告别,走出厂区,回望亚洲一号,在焰火的明明灭灭间,那群在仓库里忙碌的人,对外界的喧哗,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作品标题 “新春走基层·零点的重庆”系列报道
参评项目 系列报道
作 者 罗永攀 张皓 杨野 徐菊
责任编辑 邓晞 郑亚岚
刊播单位 上游新闻
首发日期 2018-02-15
刊播版面 上游新闻重庆频道
作品评价
你见过零点的重庆城吗?你知道在零点这个时刻,有一群平凡的劳动者,为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和家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一组作品,是政经部新春走基层的代表作,选取了在零点时候的重庆的几个片段,记载了大家在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时候,那些还在默默坚守工作岗位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吃穿住行有关的职业,比如快递员,比如环卫工,比如轨道交通相关的人员,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辛勤劳动,我们的生活或许会变得一塌糊涂,因此他们的劳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的深夜,更能触动受众的心扉。这组“零点重庆”报道,记者走进了这群最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常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百态,他们的精神境界,都在这些朴实的文字和画面里。他们的平凡工作在这个节日显得高大无比。
采编过程
2018春节期间,记者结合新春走基层,跟随深夜坚持在工作一线的轨道巡线工、快递分拣员、蔬菜批发商、清洁工,记录了在他们看来最平常的工作状态,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作为政经部在春节前后的主打作品,集中了部门绝大部分人力来集中,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在千家万户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我们的记者深入一线,记录了零点重庆的劳动者,从记者的一句话一个镜头,表达出了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仰!那份浓浓的情怀,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令人感动!
社会效果
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微光足以点亮城市的夜空,烛照每一个人柴米油盐的真实生活。路遥还说过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稿件推送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热议,点击量很快就破万。
全媒体传播效果
通过传播,效果非常好。每一篇单条稿件,点击量都在数万,仅仅2月18日关于轨道巡线工的报道就超过60万,足以证明受众对作品的认可。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受众对上游新闻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