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三管齐下发挥重庆煤“压舱石”作用
重庆市煤炭学会智库专家组提出建议,希望市政府三管齐下推进重庆煤炭业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发挥“压舱石”的作用。
第一,建议市政府在政策上对本地煤炭业高质量发展给予支持。一是鼓励保留煤矿扩大产能。建议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收回关闭破产煤矿剩余的煤炭储量,再按就近原则,优先划拨给市属国有煤矿作为接续资源。对有保留必要但需扩大产能的区县小矿,在资源划拨上给予支持。二是支持保留煤矿四化建设。建议将部分外购煤和电的财政补贴设立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煤矿技术改造扩大产能的投资;用于煤矿“四化”建设的补贴;用于煤炭清洁开采与利用补贴,比如瓦斯抽采和利用、煤炭洗选加工、煤矸石利用等。三是调整政策鼓励健康发展。对小煤矿改造升级的政策保持相对稳定。民营矿资金本来短缺,政策多变更害怕投入。保持政策稳定,可让其在技改上吃政策“定心丸”。
第二,科学优化对国有煤矿下达保电厂用煤和煤矿坑口电厂储备煤炭的刚性指标。在保证政府部门向煤矿下达电煤供给指标和适度储备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指标,实行动态管理,适度放宽煤炭企业的市场自主经营权,进一步改变煤矿长期低价供煤利益受到损害的局面,激发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第三,适度调整财政对电网公司购买外地电网负荷的补贴政策,以及火电企业购外省煤的补贴政策。减少行政干预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促进本地煤电机组设计产能的有效释放,降低火电企业利用行政干预获得的优势压低本地煤炭价格带来的产业负作用。
作品标题 重庆煤炭供给保障存在战略忧虑
参评项目 内参
作 者 陈丹 徐艺真 李北陵
责任编辑 田娟
刊播单位 内参
首发日期 2018-11-13
刊播版面 重报内参总第325期
作品评价
来自市能源局、市应急管理局、重庆市煤炭学会和重庆市能源集团的多位煤炭行业专家认为,重庆在能源供给保障体系建设上的战略忧虑体现在两个层面。此稿记者经过多方采访,由各方专家建议,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
采编过程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多个涉煤机构的专家深入调研后认为,重庆城市发展必须坚持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战略,但在实施这一战略中,客观存在煤炭有效供给不确定性,特别是本地煤炭对重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作用正在不断削弱,这一情况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社会效果
此稿经重报内参刊发后,获得副市长李殿勋同志批示。批示提到:须创造性解决问题,确保我市能源供给稳定有序有力。
全媒体传播效果
内参稿件不公开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