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篇 团聚
终于盼来见爸爸这一天
徐秀花在红岩公墓石碑前失声痛哭。
得知确认徐天宝身份的好消息,徐秀花全家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对徐秀花来说,不仅找到了爸爸,而且爸爸还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革命者,她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今年清明节,我想去重庆看爸爸。”徐秀花告诉子女们她的想法后,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商议了很久,毕竟徐秀花已87岁高龄,不赞成她亲自来。但徐秀花一再坚持,“我不来看爸爸,怕这辈子都没机会咯……”听到这句话,孩子们订了六张来重庆的机票。徐秀花穿上新衣服,翻出她最喜欢的黑色呢帽,“要戴给爸爸看。”
3月24日,徐后升开车一个多小时把妈妈送到台州动车站,平时坐车超过3分钟都受不了的老太太硬是撑下来了,又坐了4个小时动车到上海,第二天坐上飞机来到重庆。
3月26日上午9:40,原定10点来红岩村的徐秀花一家提前了20分钟。小女儿徐玉娥说,“妈妈凌晨2点都没睡着,在床上翻来覆去很久,早上7点不到就起来了。”
刚到公墓,徐秀花挣脱了搀扶着她的女儿,几乎是扑到墓前,眼泪不住往下掉,“爸爸,我是秀花,来看你了……”她像个孩子一样哭着,跪在墓前,给父亲一连磕了三个头。
徐秀花不知道爸爸喜欢吃啥,就准备了妈妈生前最爱吃的梨、蜜橘,还有草莓、火龙果。出发前,大女儿徐美兰亲手做了20多个青团,徐秀花在墓前轻声说,“都是家乡的味道,爸爸,你尝尝,好久没吃了吧?”
走到大理石碑刻墙前,用手抚摸着“徐天宝”几个字,老人再一次控制不住泪水,把头靠在墙上,紧紧贴在名字上,呜呜大哭,“终于找到你了,你知道吗?爸爸,我好想你……”
“今天对我们全家来说是最幸福、最重要的一天。”徐秀花说,75年来,就是盼着有这么一天。
一个多小时里,徐秀花又跟着红岩村讲解员,参观了爸爸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曾经运动的篮球场,吃饭的厨房……老人一直红着眼眶,但带着幸福的微笑,她睁大眼睛,把一幕幕记在心里。
“今年是徐天宝逝世75周年,徐秀花家四代人的寻亲之路,在红岩这片热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绍阶说。
作品标题 坎坷寻父75年 “爸爸,我来红岩村看您了”
参评项目 系列报道
作 者 纪文伶
责任编辑 罗皓皓
刊播单位 重庆晨报
首发日期 2018-03-28
刊播版面 第4版、第5版上游深阅读
作品评价
一位87岁的普通村妇,寻觅75年,终于在重庆找到了她的父亲,竟然是和周恩来父亲、邓颖超母亲、原上海市委书记等革命者埋在一起的对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红岩革命者。其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对老人和她的家人来说,找到了寻找75年的亲人,对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来说,也解决了建馆以来的一个谜团,是一次重大发现。
稿件不仅完整叙述了整个故事,展现了各种感人细节,而且将推断出的线索像破案一般抽丝剥茧地梳理出来,可读性很强。
采编过程
1月初,在红岩革命纪念馆采访其他内容时,得知了这一线索,但当时还没有正式认定其革命者的身份,于是先采访了馆员详细经过,又通过电话和微信采访了徐秀花一家了解其中细节。3月,当条件具备,时机成熟,老人又决定亲自来重庆祭拜,于是又到现场进行采访,将现场认亲和史实结合在一起。
社会效果
上游新闻的阅读量19159。国内多家媒体转载。老人所在的浙江当地也引起轰动,台州晚报记者看到报道专程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