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 心在巫山十二峰——探寻古诗中的巫山
2025年10月24日
曾经沧海难为水 心在巫山十二峰——探寻古诗中的巫山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上、中游之交,扼守长江巫峡起端,毗邻湖北巴东,素有“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的地貌特征和“渝东门户”之称。
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200多万年,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为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历史悠久的巫山,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先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是巫文化的诞生地之一。
发源于此的巫山神女文化,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象征和审美追求。千百年来,人们对爱和美的向往与追求,总是跟巫山神女紧密联系在一起。
古人云:“行到巫山必有诗。”神奇的文化积淀,雄奇的巫峡,奇峰突兀、云腾雾绕的巫山十二峰,引来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的驻足和吟咏,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锦绣华章。
据不完全统计,从先秦到清末,历代文人在巫山留下吟咏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古诗近5000首。其中,唐宋两代是巫山古诗最繁盛的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纷纷为巫山吟诵,可谓流光溢彩,蔚为大观。
此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是巴渝文化的历史见证。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巫山,怀着对先贤的感恩之心、对传统文化的礼敬之情,探寻古诗中的这块不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