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当上守墓人
2025年10月24日
孤儿当上守墓人
站在三元宫,可以俯瞰整个黔江新城。1949年,这里还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茅草地,26岁的程绍光就住在三元宫半山腰,与山顶相距不到100米。
当年11月,黔江县解放后,县里把在全县各地牺牲的22位烈士陆续迁到三元宫集中安葬,并建起了烈士墓地,安排程绍光义务看管,每月2元补助。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当时就觉得住在附近看管方便,也没觉得责任有多重大。”多年后,程绍光告诉儿女们,接到这个任务时,他觉得很平常,以为就是扫扫地、垒垒土。他说,这些烈士都没得姓名,好多人牺牲时还不到20岁,之前安葬时连棺材和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让他诧异的是,这些烈士搬迁到三元宫下葬时,当地老人们竟然纷纷捐出了自己的棺材,很多村民自发挖坑埋土、运送遗骸,就像安葬自己亲人那样卖力。
贺龙曾四次到过黔江水市镇水车坪,率领红三军在马喇湖、大路坝等地战斗过,解放黔江时,湾塘之战异常激烈,好多解放军战士在此牺牲。在守墓的过程中,程绍光先后走访了这些地方,拜访了那些经历过战斗的军人和群众。
“了解越多,越钦佩、敬仰他们!”程绍光告诉家人,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眼看战争就要结束,美好生活就要到来,他们却倒下了。在他眼里,这些陵墓再不是孤独、清冷的石头、土堆,“他们是我们穷苦百姓的亲人、恩人呐!”
对旧社会和新中国的生活,程绍光是有深切体会的。他8岁时,父母就先后去世,作为孤儿,程绍光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也在对比中感受到新中国的温暖。
“做人要懂得感恩。”程绍光说,自己一个孤儿,能结婚生子、安居乐业,在旧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新中国,这一切变成了现实。他说,这些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现在,他们长眠于此,自己就要好好地为他们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