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失眠

01失眠

26岁的刘源是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求学于山城,扎根于山城。2016年开始,他逐渐丢掉了睡觉的能力。

失眠后,他将原本紧靠着床的电脑桌搬离,要给工作生活划清界限,但难以成功。只要闭上眼,思绪便会纷飞,难以阻止。不得已,他只好掏出手机,依次打开微信、微博、豆瓣,刷新,再刷新……

有时候,他还会从床上爬起来,点一份外卖,在漫长的等待中继续消磨时间,直到最终昏沉入睡。

关上灯的城市里,还有更多人整夜无眠。

“哈哈哈,笑死了。”凌晨4点,王梦在微博转发了一则动态。尽管被子里的她并无任何表情,却还是选择在网络上表现出轻松的姿态。

开学后,就是大四下学期了,周围同学纷纷拿到offer,王梦却连实习都没找到。尽管父母没有明说,但她看得出来有多次是欲言又止。白天里还不觉得,但一到深夜,孤独感便会袭来,让她难以抽身,整夜辗转难眠。

也有一些时候,王梦会干躺着,强迫自己啥都不干,但脑子并不会听话。明明感觉已过了几个小时,时钟却显示才10分钟。

在无数个夜晚,手机,正成为刘源、王梦们,用来对抗失眠的常规“武器”。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7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高达93.8%的人会在睡前与电子产品难舍难离,对76%的人群来说,睡个好觉是件难事。

阿里巴巴2017年12月发布一组数据显示,每月在0点至4点之间,打开淘宝、天猫4次以上的“深夜剁手党”高达8000万人,凌晨1点是他们逛货、下单的高峰时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睡不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据阿里零售平台数据分析:2017年,在对“失眠”一词进行搜索的用户年龄分布中,年龄段在18~25岁的90后人群占到总人群的近四成,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前辈们,成为失眠大军中的主力。同时,年龄在18~35岁的青年用户比例近80%,即10个失眠人士当中即有8位年轻人。

虽然临床医学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失眠症找不到原因,但从地域分布我们似乎可以窥见,普遍被认为压力大的城市失眠人群更多。按购买“安神补脑”类产品的地域分布数据来看,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苏州等10城,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失眠人群。